辅修时,空气制动机制动及缓解作用须良好,调整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平均,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辅修时,空气制动机制动及缓解作用须良好,调整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平均,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相关考题: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基础制动装置在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50mm,移动杠杆可以倒向车轴一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列车制动力()时会造成车轮踏面擦伤等故障,因此车辆在检修时必须调整好制动缸的活塞行程。 A、下降B、过弱C、过强D、缓解

站修作业场在辅修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各转向架或构架制动力须均匀,闸瓦须抱车轮。各杠杆与托架的游动间隙不小于()mm,杠杆与支管、连通管的游动间隙不小于l00mm A.60B.50C.40D.30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50,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车辆编入列车须达到运用状态,下列部件必须作业良好,并符合质量要求()。 A.转向架B.自动制动机、人力制动机C.自动制动机空重车调整装置状态良好D.制动梁及吊、各拉杆、杠杆无裂损

在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A、20mmB、30mmC、40mmD、50mm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A、50mmB、60mmC、70mmD、80mm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均衡,其2根下拉杆圆销组装后的眼孔相差不超过()(漏斗车除外)。 A、1孔B、2孔C、3孔D、4孔

中拉杆转向架的移动杠杆不得倒向()一侧。A、制动梁B、侧架C、车轴D、摇枕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均衡,其2根下拉杆圆销组装后的销孔相差不超过()(漏斗车除外)。A、4孔B、3孔C、1孔D、2孔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基础制动装置在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50mm,移动杠杆可以倒向车轴一侧。

人力制动机须进行作用试验,制动时,棘子须起作用,转向架制动梁各闸瓦须抱紧,缓解后各闸瓦须松开()。

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均衡,其2根下拉杆圆销组装后的眼孔相差不超过()(漏斗车除外)。

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性能试验:经反复制动、缓解3次后,制动缸活塞行程与初始制动缸活塞行程(即未安装垫板时行程)之差须不大于10mm。

人力制动机须进行作用试验,制动时,全车闸瓦须抱紧车轮;缓解时,闸瓦须松开车轮。

闸瓦间隙减小试验中,反复制动、缓解三次后,制动缸活塞行程与初始行程(即未安装垫板时的行程)之差须不大于()。A、5mmB、6mmC、8mmD、10mm

进行人力制动机作用试验,制动时,全车闸瓦须抱紧车轮;缓解时,闸瓦须松开车轮。

“始发列车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制动缸活塞制动、缓解作用良好,集成制动装置制动缸活塞行程指示器显示制动、缓解()。A、符合规定B、显示正确C、位置正确D、显示良好

施行感度试验时,须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站修作业场在辅修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各转向架或构架制动力须均匀,闸瓦须抱车轮。各杠杆与托架的游动间隙不小于()mm,杠杆与支管、连通管的游动间隙不小于l00mm。A、60B、50C、40D、30

出库客车对空气制动机的质量要求包括()。A、制动缸活塞行程须符合规定B、制动机作用良好C、紧急制动阀铅封完整D、风表不过期

进行闸调器性能试验时反复制动、缓解三次后制动缸活塞行程与初始行程(即未安装垫板时行程)之差须不大于15mm。

进行闸调器性能试验时反复制动、缓解三次后制动缸活塞行程与初始行程(即未安装垫板时行程)之差须不大于l5mm。

判断题进行闸调器性能试验时反复制动、缓解三次后制动缸活塞行程与初始行程(即未安装垫板时行程)之差须不大于15mm。A对B错

填空题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制动时闸瓦须抱轮,水平杠杆与杠杆托的游动间隙不小于(),移动杠杆不得倒向车轴一侧。

多选题出库客车对空气制动机的质量要求包括()。A制动缸活塞行程须符合规定B制动机作用良好C紧急制动阀铅封完整D风表不过期

单选题调整制动缸活塞行程时两转向架制动力须均衡,其2根下拉杆圆销组装后的销孔相差不超过()(漏斗车除外)。A4孔B3孔C1孔D2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