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平面磨削后的模具零件,其表面粗糙度Ra能达到()A、0.1umB、0.4umC、1.6umD、3.2um

经平面磨削后的模具零件,其表面粗糙度Ra能达到()

  • A、0.1um
  • B、0.4um
  • C、1.6um
  • D、3.2um

相关考题:

用铰刀铰孔后的表面粗糙度能达到()。 A、Ra6.3μmB、Ra1.6μm~Ra0.2μm

麻花钻头钻孔后表面粗糙度能达到()。 A、Ra12.5μmB、Ra3.2μmC、Ra6.3μm

磨削加工能获得极高的加工精度和极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磨削精度可达到(),表面粗糙度可达到(),如镜面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可达到()。

当铸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模具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模具零件表面粗糙等级与模具类别和零件使用要求有关,一般塑料注射模凸、凹模成型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A小于Ra0.4B大于Ra0.4CRa6.3DRa12.5

模具成型零件研磨后其表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到()。A、1μmB、0.1μmC、0.01μmD、0.001μm

冷挤压零件其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到(),表面质量很高。A、Ra3.2~Ra1.6μmB、Ra3.2~Ra0.8μmC、Ra6.3~Ra3.2μmD、Ra1.6~Ra0.8μm

磨削能够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良好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加工精度能达到IT7到IT5,表面粗糙度Ra可达到0.8~1μ,如果采用(),精度可达到IT5到IT2,表面粗糙度Ra可达到0.1~0.012μ。A、普通磨削B、高精度磨削C、小余量磨削D、镜面磨削

用样板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时,一般能可靠地测出Ra为()的表面粗糙度值。A、0.8~0.1umB、100~25umC、12.5~16.5umD、25~50um

研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可达到()。A、Ra值能达到0.16~0.012umB、Ra值能达到6.3~3.2umC、Ra值能达到6.3~12.5umD、Ra值能达到12.5um以上

滚动轴颈经磨削或滚压处理后,其轴颈面粗糙度要求要达到Ra()μm。A、1.6B、3.2C、6.3D、3.2

研磨后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Ra1μm。

当铸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模具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锉削平面能达到最小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A、1.6μmB、0.8μmC、0.4μmD、0.2μm

采用磨削加工的平面,精度等级可达到IT5级以上,表面粗糙度可达Ra0.1。

对箱体及零件的固定联接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加工,其典型方案为:“粗刨—精刨—磨削”。

对于未淬硬的平面,精铣时,一般能达到的精度为IT7-IT9,表面粗糙度为Ra6.3-Ra1.6um。

高精度磨削加工中,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低于Ra()的磨削称为低表面粗糙度磨削。

低表面粗糙度磨削的三个级别;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为Ra()的磨削称为精密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的磨削称为超精密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低于Ra()的磨削称为镜面磨削。A、0.2~0.1μmB、0.05-0.025μmC、0.01μm

超声波进入面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应为Ra:1.6~3.2um。

模具零件表面粗糙等级与模具类别和零件使用要求有关,一般塑料注射模凸、凹模成型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A、小于Ra0.4B、大于Ra0.4C、Ra6.3D、Ra12.5

下列关于车轴各部位表面粗糙度描述正确的是()A、轮座磨削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 1.6µmB、轮座与轴身过渡部分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3.2µmC、轴颈磨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1.6µmD、车轴轴身旋削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6.3µm

判断题当铸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模具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A对B错

单选题滚动轴颈经磨削或滚压处理后,其轴颈面粗糙度要求要达到Ra()μm。A1.6B3.2C6.3D3.2

多选题下列关于车轴各部位表面粗糙度描述正确的是()A轮座磨削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 1.6µmB轮座与轴身过渡部分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3.2µmC轴颈磨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1.6µmD车轴轴身旋削后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a6.3µm

单选题模具成型零件研磨后其表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到()。A1μmB0.1μmC0.01μmD0.001μm

判断题研磨后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Ra1μm。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