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刨(粗铣)→精刨(精铣)→刮研工件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94.5B、13.2C、5—6D、0.16—1.25

粗刨(粗铣)→精刨(精铣)→刮研工件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 A、94.5
  • B、13.2
  • C、5—6
  • D、0.16—1.25

相关考题:

精刨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可以代替刮研。

粗刨(粗铣)工件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3.05。

一个加工面上有粗精加工平面与镗孔过程,要()。A、先镗后铣B、先铣后镗C、先粗铣后粗镗,然后精铣精镗D、先粗铣,后粗镗,然后精镗,精铣

对于贴塑导轨均需要进行精加工,通常采用()的方法。A、精铣B、精刨C、精磨D、手工刮研

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μm的滑动平面,其终了加工应该采用()。A、精车B、精铣C、精刨D、平磨

对箱体及零件的固定联接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加工,其典型方案为:“粗刨—精刨—磨削”。

在加工精度要求为IT7级的平面时,应采用的加工方案是()。A、粗刨B、粗刨-精刨C、粗铣D、粗铣-精磨

在花盘角铁上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时,它的装夹基准面应经过()。A、粗镗B、粗铣C、粗刨D、平磨或精刮

加工带有键槽的传动轴,材料为钢并需淬火处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um,其加工工艺为()A、粗车-铣-磨-热处理B、粗车-精车-铣-热处理-粗磨-精磨C、车-磨-铣-热处理D、车、热处理-磨-铣

()常用作箱体类零件平面的精加工。A、精车B、精刨C、精铣D、精磨E、刮削F、研磨

铣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平行面时,需在粗铣后再进行一次(),余量以0.5mm左右为宜。A、粗铣B、半精铣+精铣C、粗铣+半精铣D、半精铣

一个加工面上有粗、精加工平面与镗孔过程,加工时根据工艺要求()。A、先镗后铣B、先铣后镗C、先粗铣,后粗镗,然后精铣,精镗D、先粗铣,后粗镗,然后精镗,精铣

3M龙门刨床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铸造、()、粗刨、半精刨和精刨。A、退火B、油腔试漏C、粗刨底面D、粗刨导轨面

修理淬硬导轨面的精加工方法,常采用()。A、刮削B、磨削C、精刨D、精铣

盘套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端面的加工,应选择的方案为()。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刨→精刨宽刃→精刨(或刮研)C、粗铣→精铣→高速精铣

下列哪种平面加工路线用于非铁金属零件的平面加工()A、粗铣-半精铣-粗磨-精磨-研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D、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精铣

选择铣刀刀片时,为降低成本和保证加工精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精铣都用磨制刀片B、粗铣用压制刀片、精铣用磨制刀片C、精铣用压制刀片、粗铣用磨制刀片D、粗精铣都用压制刀片

下列哪种平面加工路线用于淬硬表面或高精度表面的加工?()A、粗铣-半精铣-粗磨-精磨-研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D、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精铣

精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常采用()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磨—精磨

单选题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μm的滑动平面,其终了加工,应该采用()A精车B精铣C精刨D平磨E拉削

单选题下列哪种平面加工路线用于非铁金属零件的平面加工()A粗铣-半精铣-粗磨-精磨-研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D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精铣

单选题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μm的滑动平面,其终了加工应该采用()。A精车B精铣C精刨D平磨

单选题下列哪种平面加工路线用于淬硬表面或高精度表面的加工?()A粗铣-半精铣-粗磨-精磨-研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C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D粗铣-半精铣-精铣-高速精铣

单选题盘套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端面的加工,应选择的方案为()。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刨→精刨宽刃→精刨(或刮研)C粗铣→精铣→高速精铣

单选题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D粗磨—精磨

单选题精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常采用()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半精车—精车D粗磨—精磨

单选题对于精度要求较高,RA、为0.8um的滑动平面,其终了加工,应该采用()。A精车B精铣C精刨D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