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将某高三期末考试数学、物理成绩人为划分为及格-不及格两类,并且对这两个成绩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应该使用四分相关。

研究者将某高三期末考试数学、物理成绩人为划分为及格-不及格两类,并且对这两个成绩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应该使用四分相关。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该校高三学生本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为92分;(2)抽取的3人中分数在[130,150]的人有1人;(3) . 试题分析:(1)根据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分别取各个小矩形的宽的中点的横坐标乘以该组的频率,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即可得到该校高三学生本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的估计值;(2)先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确定分数在 和 的学生人数各有多少,然后按比例进行抽取,即可得到在[130,150]中应抽取的人数;(3)根据(2)中抽取的3人中,有2人的分数在 ,有一人的分数在 ,从而可确定基本事件总数,然后确定满足要求的基本事件数,根据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分数在 和 各 人的概率. 试题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该校高三学生本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为 0.0050×20×40+0.0075×20×60+0.0075×20×80+0.0150×20×100 +0.0125×20×120+0.0025×20×140=92. 4分 (2)样本中分数在[30,50)和[130,150]的人数分别为6人和3人 所以抽取的3人中分数在[130,150]的人有 (人) 8分 (3)由(2)知:抽取的3人中分数在[30,50)的有2人,记为 分数在[130,150]的人有1人,记为 ,从中随机抽取2人 总的情形有 三种. 而分数在[30,50)和[130,150]各1人的情形有 两种 故所求概率 12分.

相关考题: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score80ifscore60print成绩为dscore,end,print不及格() A、成绩为80,不及格B、成绩为80C、不及格D、无输出

教师要在学生成绩单中统计数学不及格的人数,使用Excel的哪种操作可以完成()。 A.高级筛选B.自动筛选C.按数学成绩排序D.按数学成绩分类汇总

在一次考试中,某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性别分为两类,同时以60为标准,又将学生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类。分析学生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宜用()。 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点二列相关D.系数

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论文成绩划分为五个等级:()。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E、不及格

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A.至少有10人B.至少有15人C.有20人D.至多有30人

某Excel成绩表如下所示,若在G13单元格中输入( ),则G13单元格为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数。假设学生平均成绩分为优秀(平均成绩85)、及格(60平均成绩85)和不及格(平均成绩60)三个等级,那么在H3单元格中输入( ),并垂直向下拖动填充柄至H12,则可以完成其他同学成绩等级的计算。A.COUNT(G3:G12,60) B.=COUNT(G3:G12,60) C.COUNTIF(G3:G12,60) D.=COUNTIF(G3:G12,60) A.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 B.=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 C.IF(平均成绩=85,优秀,IF(平均成绩=60,及格,不及格)) D.=IF(平均成绩=85,优秀,IF(平均成绩=60,及格,不及格))

在Excel中,将某学生各科成绩放在Al:A9单元格中,判断A1单元格中成绩等级的函数正确的是(47)。(判断的依据是:成绩大于等于85为优良,大于等于60为及格,否则不及格)A.=IF(AI=85,”优良”,IF(Al=60,“及格”,IF(A160.“不及格)))B.=IF(AI=85,“优良”,85AI=60,”及格“.A160,”不及格’‘、C.=IF(AI=85,“优良“),IF(AI=60,”及格“),IF(Al60,“不及格”)D.=IF(AI=85,“优良“,IF(AJ=60.“及格”,”不及格”))

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

某Excel成绩表如下所示,若在G13单元格中输入( ),则G13单元格为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数。假设学生平均成绩分为优秀(平均成绩≥85)、及格(60≤平均成绩<85)和不及格(平均成绩<60)三个等级,那么在H3单元格中输入(请作答此空),并垂直向下拖动填充柄至H12,则可以完成其他同学成绩等级的计算。A.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B.=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C.IF(平均成绩>=85,"优秀",IF(平均成绩>=60,"及格","不及格"))D.=IF(平均成绩>=85,"优秀",IF(平均成绩>=60,"及格","不及格"))

测得某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75分)和物理成绩(平均80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A.方差B.标准差C.四分位差D.差异系数

已知某市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28名高三学生,其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7.5分,标准差为10分,该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全市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系是()A.差异显著B.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于全市C.差异不显著D.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全市

某Excel成绩表如下所示,若在G13单元格中输入(),则G13单元格为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数。假设学生平均成绩分为优秀(平均成绩≥85)、及格(60≤平均成绩<85)和不及格(平均成绩<60)三个等级,那么在H3单元格中熟人(请作答此空),并垂直向下拖动填充柄至H12,则可以完成其它同学成绩等级的计算。A.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B.=IF(G3>=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C.IF(平均成绩>=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D.=IF(平均成绩>=85,"优秀",IF(G3>=60"及格","不及格"))

某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有500名,他们都参加了英语考试和数学考试,现知道这两科成绩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每科的及格人数,要考察两科成绩的相关程度,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四分相关B.系数C.列联表相关D.多列相关

根据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相关规定,能力测评分单项成绩低于()分为不及格。A、8B、10C、30D、60

论文成绩划分为()等级。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E、不及格

“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教师要在学生成绩单中统计数学不及格的人数,使用Excel的哪种操作可以完成此功能()。A、自动筛选B、高级筛选C、求和操作D、按数学成绩排序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学生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

测试成绩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四个等级。A、中等B、差C、及格D、不及格

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A、至少有10人B、至少有15人C、有20人D、至多有30人

Excel操作中,设成绩放在A1格,要将成绩分为优良(大于等于85)、及格(大于等于60)、不及格三个级别的公式为()。A、=if(A1=85,“优良”,if(A1=60,“及格”,if(A160,“不及格”)))B、=if(A1=85,“优良”,85A1=60,“及格”,A160,“不及格”)C、=if(A1=85,“优良”),if(A1=60,“及格”),if(A160,“不及格”)D、=if(A1=85,“优良”,if(A1=60,“及格”,“不及格”))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判断题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A对B错

判断题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学生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A对B错

单选题某研究调查了本科护生和专科护生在实习期间的技术操作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对比两类护生的成绩,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At检验Bχsup2/sup检验Cu检验D秩和检验

单选题“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单选题某研究调查了四年制和五年制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的技术操作成绩(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比较两类护生的成绩,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At检验Bχsup2/sup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