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AGPⅠa/GPⅡaBGPⅠb/GPⅨCGPⅡb/GPⅢaDGPⅠc/GPⅡaEGPⅣ

单选题
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
A

GPⅠa/GPⅡa

B

GPⅠb/GPⅨ

C

GPⅡb/GPⅢa

D

GPⅠc/GPⅡa

E

GPⅣ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无力症A、ADP诱导血小板不聚集B、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不聚集C、胶原诱导血小板不聚集D、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不聚集E、出血时间延长

慢性ITPA.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B.成人女性月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减少C.自幼外伤后关节肌肉出血,凝血时间延长D.儿童病毒感染后2周,发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E.皮肤黏膜出血伴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小板数减少

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友病C、白血病D、贮存池病E、血小板无力症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A、GPⅠa/GPⅡaB、GPⅠb/GPⅨC、GPⅡb/GPⅢaD、GPⅠc/GPⅡaE、GPⅣ

女性,8个月。因反复皮下出血8个月入院。其一叔父有类似病史,成年后好转。查体:四肢、躯干皮肤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瘀斑,无皮下血肿,余无特殊。查血常规WBC 7.2×10^9/L,HB110g/L,PLT 80×10^9/L,出血时间10分钟,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对胶原的粘附性降低,ADP、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瑞斯托霉素不诱聚,诊断为:A.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 血小板无力症D.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E. 过敏性紫癜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L,白细胞5.5×10/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A.血小板计数减少B.骨髓巨核细胞增多C.紫癜D.脾明显肿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血小板计数在(30~40)×10/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B.饮食不受限制,但要注意卫生C.血小板计数在(30~40)×10/L以下者,要少活动,卧床休息D.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L要警惕脑出血,避免便秘的发生E.皮肤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肤,鼻腔出血者,要用油纱条填塞

A.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B.成人女性月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减少C.自幼外伤后关节肌肉出血,凝血时间延长D.儿童病毒感染后2周,发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E.皮肤黏膜出血伴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小板数减少血管性血友病(vWD)

患者女,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应选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A、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出血时间测定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测定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凝血酶时间测定D、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E、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

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问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友病C、白血病D、贮存池病E、血小板无力症

慢性ITP()A、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B、成人女性月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减少C、自幼外伤后关节肌肉出血,凝血时间延长D、儿童病毒感染后2周,发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E、皮肤黏膜出血伴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小板数减少

患者,女性,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9/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该患者缺乏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A、GPIaB、GPIbC、GPⅡbD、GPⅡaE、GPⅣ

滴注血小板的临床指征是()。A、大量输血致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B、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功能异常所致严重出血者C、不同病因致血小板计数<20×109/L,伴有活动性出血者D、急性失血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仍具有出血风险者E、血小板计数<10×109/L,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

某患者经常鼻腔出血,皮肤受伤后经常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128×10/L,MPV8.5fl,出血时间(Duke法)、凝血时间(普管法)正常,APIT延长。无用药史。如怀疑血友病甲应继续检查()A、血小板功能B、血小板形态C、血小板相关抗体D、Ⅷ因子活性E、PT

患者,男性,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友病C、白血病D、贮存池病E、血小板无力症

患者,女性,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9/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患者,男性,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A、GPIa/GPⅡaB、GPIb/GPⅨC、GPⅡb/GPⅢaD、GPIc/GPⅡaE、GPⅣ

单选题血管性血友病(vWD)()A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B成人女性月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减少C自幼外伤后关节肌肉出血,凝血时间延长D儿童病毒感染后2周,发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E皮肤黏膜出血伴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小板数减少

单选题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问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友病C白血病D贮存池病E血小板无力症

单选题患者,男性,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友病C白血病D贮存池病E血小板无力症

单选题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AGPⅠa/GPⅡaBGPⅠb/GPⅨCGPⅡb/GPⅢaDGPⅠc/GPⅡaEGPⅣ

单选题患者女,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单选题患者男,6岁。自幼皮肤黏膜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120×109/L,血涂片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出血时间,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减低。该患者可能有哪种血小板膜蛋白异常()。AGPⅠa/GPⅡaBGPⅠb/GPⅨCGPⅡb/GPⅢaDGPⅠc/GPⅡaEGPⅣ

单选题患者女,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该患者缺乏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AGPⅠaBGPⅠbCGPⅡbDGPⅡaEGPⅣ

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9/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下列哪项检查符合该诊断()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单选题患者女,17岁,因“自幼有出血倾向,月经量多,血小板减少”来诊。查体:皮肤、黏膜淤斑,血小板形态巨大。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检查是()A血小板计数B骨髓检查C凝血功能D外周血细胞涂片E血小板糖蛋白测定

单选题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该患者应选的筛选试验是(  )。A束臂试验,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测定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凝血酶时间测定D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E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

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9/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该患者缺乏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AGPIaBGPIbCGPⅡbDGPⅡaEGP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