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系统抽样方法可以具有代表性,当()。A使用随机数表以确定样本中所包含的项目B依照审计目的,总体随机排列C使用多个起始点确定样本,样本量超出了需要的水平D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以抵消抽样偏差

单选题
系统抽样方法可以具有代表性,当()。
A

使用随机数表以确定样本中所包含的项目

B

依照审计目的,总体随机排列

C

使用多个起始点确定样本,样本量超出了需要的水平

D

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以抵消抽样偏差


参考解析

解析: B当总体随机排列时,使用系统抽样程序筛选样本和随机起始点,就像随机样本一样。系统抽样所引起的抽样偏差非常小,因为总体项目并没有适合审计目标的类型。选项A不正确,这是对随机抽样程序的描述,总体中的每个项目都有均等的被选人样本的机会。选项C不正确,样本中项目的数量和筛选项目的方法无关。使用多个随机起始点有助于保持样本的随机性,但前提是总体是随机安排的。选项D不正确,判断抽样不会提高样本的随机性,但会将偏差引入样本。实际上,内部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决定将哪些因素包含在样本中,会提高样本偏差。

相关考题:

将N个总体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先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起始单位,再按某种确定的规则抽样,最后,将抽出的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的方法叫()。 A、系统抽样B、分层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

使用随机数字抽取样本( )。A.是变量抽样计划的要求B.可能产生无偏差的样本C.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样本D.允许审计师使用更小的样本

统计抽样相对于非统计抽样的优势是( )。A.使审计师可以客观衡量样本结果的可靠性B.可以使用比非判断抽样所需更小的样本量C.比非统计抽样适用于更多的样本筛选方法D.使审计师在确定样本量和筛选过程中可以引入主观判断,以审计价值最高、风险最大的项目

系统抽样方法可以具有代表性,当( )。A.使用随机数表以确定样本中所包含的项目B.依照审计目的,总体随机排列C.使用多个起始点确定样本,样本量超出了需要的水平D.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以抵消抽样偏差

审计师在测试总体时使用判断抽样方法筛选了60个项目,从中发现了一个差错。审计师的样本主要的局限是无法( )。A.量化抽样风险B.量化可接受的误差率C.预估总体的误差率D.确定样本是否是随机的

为了估计误差率,需要从超过10000份装货单据中抽取样本。由于样本量为250已经可以满足精确度和置信水平的要求,所以确定了40的抽样间隔。为了便于实施,审计师在1和40之间随机抽取了一个数字,然后每隔40抽取一个。以下( )项是正确的。A.样本缺乏随机性,不正确B.间距抽样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统计抽样方法C.如果总体不存在偏差,则样本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正确的D.间距抽样使审计师不能使用判断

为了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的变异性。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内部审计师( )。A.很少可以依赖去年样本的结果,因为它们只适于去年的总体B.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C.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对其执行审计程序,并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然后抛弃试抽样样本,从剩余总体中抽取实际样本D.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计算样本的极差,并以此估计总体的变异性,并计算样本量

在抽样方法中,当合适的样本容量很难确定时,可以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B、无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渐进抽样

下列对于总体、样本及其指标的认识,正确的有()。A、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是随机的B、总体是随机的,样本是惟一确定的C、总体指标是常数,样本指标是随机的D、总体指标是随机的,样本指标是常数E、只要抽样设计合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可以不存在抽样误差

在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时,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变化程度。为获得这一初步信息,审计人员()。A、几乎不能依赖以前年度的抽样结果,鉴于这些结果只适用于以前年度的总体B、经常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pilot sample),用它估计总体变动程度C、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用这些项目变动程度估计总体审计值的变动程度。而后抛弃试点样本,从总体剩余的部分中抽取真实样本。D、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计算这一样本的跨度区间,利用这一跨度区间作为计算样本规模时总体变动程度的估计

系统选样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A、利用随机数表确定样本应包含的项目B、总体在审计目标方面随机分布C、利用多个随机始点进行选样,且样本包括的项目超出了需要D、审计人员使用判断抽样以避免抽样偏差

使用随机数字抽取样本()。A、是变量抽样计划的要求B、可能产生无偏差的样本C、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样本D、允许审计师使用更小的样本

为了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的变异性。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内部审计师()。A、很少可以依赖去年样本的结果,因为它们只适于去年的总体B、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C、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对其执行审计程序,并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然后抛弃试抽样样本,从剩余总体中抽取实际样本D、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计算样本的极差,并以此估计总体的变异性,并计算样本量

抽样的一般程序为()A、确定样本容量-规定研究总体-抽取样本-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B、规定研究总体-确定样本容量-抽取样本-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C、规定研究总体-抽取样本-确定样本容量-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D、抽取样本-确定样本容量-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规定研究总体

系统抽样方法可以具有代表性,当()。A、使用随机数表以确定样本中所包含的项目B、依照审计目的,总体随机排列C、使用多个起始点确定样本,样本量超出了需要的水平D、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以抵消抽样偏差

审计师在测试总体时使用判断抽样方法筛选了60个项目,从中发现了一个差错。审计师的样本主要的局限是无法()。A、量化抽样风险B、量化可接受的误差率C、预估总体的误差率D、确定样本是否是随机的

应用属性抽样法的主要步骤包括()。A、确定总体B、确定样本量C、随机选取样本并审查D、推断总体E、撰写审计报告

单选题审计师在测试总体时使用判断抽样方法筛选了60个项目,从中发现了一个差错。审计师的样本主要的局限是无法()。A量化抽样风险B量化可接受的误差率C预估总体的误差率D确定样本是否是随机的

单选题在抽样方法中,当合适的样本容量很难确定时,可以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B无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渐进抽样

单选题为了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的变异性。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内部审计师()。A很少可以依赖去年样本的结果,因为它们只适于去年的总体B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C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对其执行审计程序,并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然后抛弃试抽样样本,从剩余总体中抽取实际样本D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计算样本的极差,并以此估计总体的变异性,并计算样本量

单选题系统选样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A利用随机数表确定样本应包含的项目B总体在审计目标方面随机分布C利用多个随机始点进行选样,且样本包括的项目超出了需要D审计人员使用判断抽样以避免抽样偏差

单选题下列有关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统计抽样的样本规模需要计算,而非统计抽样的样本规模只能依靠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判断B使用随机数表、系统选样,或随意选样方法均可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可使用C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并可精确地控制抽样风险,而非统计抽样的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和控制D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流程和步骤完全一样,只是在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的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别

单选题在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时,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变化程度。为获得这一初步信息,审计人员()。A几乎不能依赖以前年度的抽样结果,鉴于这些结果只适用于以前年度的总体B经常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pilot sample),用它估计总体变动程度C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用这些项目变动程度估计总体审计值的变动程度。而后抛弃试点样本,从总体剩余的部分中抽取真实样本。D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计算这一样本的跨度区间,利用这一跨度区间作为计算样本规模时总体变动程度的估计

单选题抽样的一般程序为()A确定样本容量-规定研究总体-抽取样本-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B规定研究总体-确定样本容量-抽取样本-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C规定研究总体-抽取样本-确定样本容量-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D抽取样本-确定样本容量-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规定研究总体

单选题使用随机数字抽取样本()。A是变量抽样计划的要求B可能产生无偏差的样本C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样本D允许审计师使用更小的样本

单选题抽样调查时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随机抽样和样本有代表性B随机抽样和样本量足够大C调查和测量的方法可靠D样本有代表性和样本含量适当E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

多选题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时,需要确定选号的( )。A范围,即所选号码是否落入抽样单位的编号范围之内B路线,即按照何种方向作为选取样本的顺序C位数,即选用随机数表中每个数的哪几位与抽样单位相对应D起点,即以随机数表中的哪个数作为所选样本的首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