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A.直方图B.散布图C.排列图D.均值—极差控制图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排列图

D.均值—极差控制图


相关考题:

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品的75%。小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是( )。A.绘制A产品不合格品率因果图B.使用直方图了解尺寸特性的波动情况C.使用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D.绘制尺寸特性不合格因果图

尺寸特性的公差限为10.0±0.1mm,小组随机抽取了最近1个月3个班次尺寸特性的200个数据,计算得到早、中、晚3班尺寸特性的样本均值分别为9.97、10.0、10.04,样本标准差分别为0.02、0.03和0.0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早班的尺寸特性偏离公差中心最远B.晚班的尺寸特性的合格率最低C.早班尺寸特性的波动最小D.不同班次尺寸特性的分布相同

某工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5%,抽查其中100件产品,没有发现不合格的。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再抽查一次,也许会有7件不合格B、该产品的合格率应为100%C、那么下次抽查肯定有10件不合格D、该产品的合格率应大于95%

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包括( )。A.实施不合格品控制B.确定关键质量特性C.出具检验合格凭证D.对整个产品形成过程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E.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调查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因果图B.直方图C.调查表D.控制图

某工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5%,抽查其中100件产品,没有发现不合格的。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再抽查一次,也许会有7件不合格B. 该产品的合格率应为100%C. 那么下次抽查肯定有10件不合格D. 该产品的合格率应大于95%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该小组从收集不合格品的数据直到绘制出排列图,这部分工作属于质量改进的( )步骤。A.明确问题 B.确认效果 C.分析问题原因 D.掌握现状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小组收集了以往的检验数据,并据此绘制了直方图(见下图)。根据图示,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是( )。A.寻找中心偏移的原因B.对数据进行合理分层C.计算过程能力指数D.进一步加强检验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确定表面处理后变形量对最终尺寸的影响,适宜的工具是( )。A.直方图 B.排列图C.散布图 D.控制图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寻找该尺寸合格率低的可能原因,可采用的工具有( )。A.亲和图 B. PDPC法C.流程图 D.因果图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验证改进措施,小组收集了 30个尺寸数据绘制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见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B.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C. Cp = Cpk = 1. 67 D. Cp = Cpk = 1. 33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确定时间、温度、电流大小等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对变形量的影响,最适宜选用的方法是( )。A.流程图 B.排列图C.单因子方差分析 D.试验设计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出质量问题中关键的不合格项目,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 B.散布图C.控制图 D.分层法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 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 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 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改进小组在现状分析阶段要分析的关键信息是()。A.关键的质量问题 B.质量问题的原因C.质量改进的对策 D.分析改进的效果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真题]在整个改进过程中,改进小组遵循了PDCA循环,在改进措施实施后,对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使其标准化,并形成文件。这一阶段属于PDCA的( )。A.策划阶段 B.实施阶段 C.检査阶段 D.处置阶段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监控加工过程,实施预防管理,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A.散布图 B.排列图C.控制图 D.因果图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真题]改进小组在现状分析阶段要分析的关键信息是( )。A.关键的质量问题 B.质量问题的原因C.质量改进的对策 D.分析改进的效果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A.直方图 B.散布图C.排列图 D.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寻找关键不合格项目的不合格原因,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A.正态概率纸 B.因果图C.直方图 D.控制图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尺寸特性的公差限为10.0 ±0.1mm,小组随机抽取了最近1个月3个班次尺寸特性的200个数据,计算得到早、中、晚3班尺寸特性的样本均值分别为9. 97、10.0、10.04,样本标准差分别为0. 02、0. 03和0. 0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早班的尺寸特性偏离公差中心最远 B.晚班的尺寸特性的合格率最低C.早班尺寸特性的波动最小 D.不同班次尺寸特性的分布相同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品的75%。小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是( )。A.绘制A产品不合格品率因果图B.使用直方图了解尺寸特性的波动情况C.使用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D.绘制尺寸特性不合格因果图

领导指示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小组成员可以不进行(),但要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A、现状调查B、原因分析C、选择课题D、设定目标

下列各阶段说法错误的是()A、界定阶段包括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B、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C、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D、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界定阶段主要是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B、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C、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D、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

单选题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A直方图B散布图C排列图D均值—极差控制图

单选题领导指示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小组成员可以不进行(),但要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A现状调查B原因分析C选择课题D设定目标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六西格玛的说法?()A界定阶段包括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B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C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D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

多选题为了验证改进措施的效果,小组从采取改进措施后烧制的瓷砖中随机抽取了50块进行检验,下列验证改进措施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t检验判断瓷砖尺寸分布中心是否偏离B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χ2检验判断瓷砖尺寸波动是否小于给定的目标值C利用过程性能分析判断CpK是否满足要求D利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判断瓷砖的尺寸特性是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