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车的两端各站着一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2所示.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A.长车向右运动B.长车静止不动C.长车向左运动D.长车左右来回运动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车的两端各站着一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2所示.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

A.长车向右运动
B.长车静止不动
C.长车向左运动
D.长车左右来回运动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量守恒定律. 本题初看起来似乎不易判断选项,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应当从受力分析着手,看它满足什么基本规律.
选小车和两个人A、B为系统.系统所受的外力为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它们相互抵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本题应从动量守恒的途径解题.按题意,最初A、B和小车均静止,因此系统的初动量为零.

系统的末动量为
P=PA+PB+P车
选向右为正方向,则
PA=m AνA
PB =-mBνB
因为mA>mB,νA=νB,所以
P A+PB>0
根据动量守恒知
P=PA+PB+P车=P0=0
故有
P车=-(PA+PB)<0
这表明小车的运动方向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向左运动.选C.
本题的得分率较低,许多考生不知道解题的途径.正如在解析中所指出的那样,应当从最基本的受力分析着手,寻找基本规律,并由此确定解题的途径.注意,凡是系统中物体最初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其中一些物体运动,问其他物体运动情况这一类的习题,应当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优先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

相关考题:

5,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c.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D.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

A,B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B=2mA,两者用一轻弹簧连接后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今用力将木块压紧弹簧,使其压缩,然后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则此后两木块运动的瞬时动能(瞬时静止时刻除外)之比EA:EB为() A、1B、2C、sqrt(2)D、sqrt(2)/2

如图8所示是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中国馆。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在馆内,观众可乘坐轨道车进行观光游览,若轨道车在6min内行驶了900m,则轨道车的平均速度为m/s。

质量为m的质点M,受有两个力F和R的作用,产生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如图所示,它在X轴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为:A.ma =R-FB.-ma=F-RC.ma =R+ FD.-ma=R-F

一绳索跨过匀质滑轮B,绳的一端挂一重物A;另一端缠绕一匀质圆柱C,如图所示。已知重物A的质量为mA;定滑轮B和圆柱C的质量分别为mB和mC,它们的半径均为r。绳的质量略去不计,它对定滑轮无相对滑动。设mB=mC=2mA,则定滑轮与圆柱之间绳索的拉力T为( )。

均质长方形板由A、B两处的滑轮支承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7所示。初始板处于静止,若突然撤去B端的支承面,试判断下述各说法正确的是( )。在撤去B端支承面的瞬时:A、A点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B、A点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C、A点加速度方向铅直向上D、A点加速度为零

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现将两端的支座同时向梁中间移动l/8,如图b)所示,两根梁的中点l/2处)弯矩之比Ma/Mb为:A. 16B. 4C. 2D. 1

如图3-6所示,一根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A点和B点,在0点处悬挂一个重物,质量m=10 kg,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绳0B的张力是().(g取10 m/s2.)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车,在车的左右两端分别站着两个人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人和车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且设A和B对地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A.长车向右运动B.长车静止不动C.长车向左运动D.长车左右运动

如图3-10所示,一个物体A从高为h的光滑坡面上下滑,滑到最低点时进入一辆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小车在A的带动下开始运动,最后A相对静止在小车上.已知:A的质量m1=2 kg,小车的质量m2=8 kg,A与车之间的摩擦因数μ=0.8,h=1.25 m.取g=10 m/s2,求:(1)A相对于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2)A相对于小车静止前,A在小车上运动的时间;(3)A在小车上滑行时,相对于地面运动的路程.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金属球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甲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碰撞静止的乙球。已知甲球质量大于乙球,则有关碰撞后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可能静止B.乙球可能静止C.甲球可能向左运动D.甲球一定向右运动

小李和老张同时在同一点沿同一环形跑道健身锻炼,小李跑步,老张慢走。若同向而行,小李追上老张所需时间是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所需时间的x倍。假设两人运动均为匀速,且小李跑步是老张慢走速度的y倍,则下列能反映y与x关系的是:A.如图所示B.如图所示C.如图所示D.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它的两端连接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用两手按小球,使弹簧被压缩而静止在桌面上,然后同时放手,在弹簧恢复原长的任意时刻,两小球的___-A.动能相等B.动量大小相等C.速度大小相等D.加速度大小相等

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l、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2m及2m的物块a,b和c,其中c连接一质量可忽略的理想弹簧,如图7所示。初始时,b、c静止,a以速度υ与b碰撞。若三物块间的碰撞可视为一维弹性碰撞,则碰撞后C的最大速率是( )。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如图所示,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半球型碗放在水平桌面上,碗口处于水平状态,0是球心,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视为质点的小球,当它们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则m1和m2两球对碗的弹力大小之比为(  )。

甲、乙两车分处A、B两地,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相向而行时,2小时后相遇,同向而行时,30小时后,甲车追上乙车。问甲车将速度降低多少后,两车速度相等?

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车对路面的弹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车对路面的弹力,是由于路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车对路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车受到的重力D、车保持静止的原因是由于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的重力相等

人重P,车重Q,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人可在车上运动,开始时静止。则不论人采用何种方式(走、跑)从车头运动到车尾,系统的()A、位移是不变的;B、速度是相同的;C、质心位置是不变的;D、末加速度是相同的。

设A、B两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A、mB,它们在某瞬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则()A、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必定相等;B、当vA=vB,而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也可能相等;C、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有可能相等;D、当vA≠vB,且mA≠mB时,该两质点的动量必不相等;

质量为M的车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地面直线前进,车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于车以速度u竖直上抛,则此时车的速度v=().

地面电源车应在航空器处于()状态下,有序地接近航空器。A、静止状态B、运动状态C、A+B

动能为EK的A物体与静止的B物体碰撞,设A物体的质量为B物体的二倍,mA=2mB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的,则碰撞后两物体总动能为()A、EKB、2EK/3C、EK/2D、EK/3

单选题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A20B40C10D30

单选题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动量守恒的有(  ).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B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球为一系统C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D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

填空题如图所示,用3 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的摩擦力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方向向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