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10万元,在进行功能评价时,得出某一功能F*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3,若其成本改进期望值为-5000元(即降低5000元),则F*的现实成本为(  )。 A、 2、5万元 B、 3万元 C、 3、5万元 D、 4万元

某项目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10万元,在进行功能评价时,得出某一功能F*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3,若其成本改进期望值为-5000元(即降低5000元),则F*的现实成本为(  )。

A、 2、5万元
B、 3万元
C、 3、5万元
D、 4万元

参考解析

解析:功能F*的目标成本=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评价系数=10×0.3=3(万元)。又成本改进期望值=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则其现实成本为:3-(-0.5)=3.5(万元)。

相关考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当采用功能成本法求得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小于1时,应以( )为改进方向。A.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 B.剔除重复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C.剔除过剩功能及提高现实成本 D.剔除重复功能及提高现实成本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功能区 功能重要性系数 功能现实成本(元)F1 0.34 2000F2 0.42 1900F3 0.24 1100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A.F1-F2-F3B.F1-F3-F2C.F2-F3-F1D.F3-F1-F2

若整体的目标成本为8800元,则F4的功能目标成本是( )元。A.2560B.2680C.2760D.2930

某产品目标成本为800万元,该产品分为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重要性系数和功能实现成本如下:功能区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现实成本(万元)Fl0.35302F20.24230F30.22210F40.19178则该产品功能的改进顺序应为()。A.Fl—F2一F3一F4 B.F2一Fl一F4一F3C.Fl—F4一F3一F2 D.F2一F3一F4一Fl

某建设项目有四个方案,其评价指标值甲功能评价总分为16.0,成本系数为0.36;乙功能评价总分为11.0,成本系数为0.21;丙功能评价总分为14.5,成本系数为0.32;丁功能评价总分为13.0,成本系数为0.27;,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最好的方案是( )。A.甲B.丙C.乙D.丁

在利用价值工程的功能成本法进行方案的功能评价时,下列有关价值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A.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B.Vi1,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C.Vi1,表示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D.Vi=0,表示功能评价值为0或现实成本为∞E.Vi1,表示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

某工程设计有四个方案,在进行方案选择时计算得出:甲方案功能评价系数0.85,成本系数0.92;乙方案功能评价系数0.6,成本系数0.7;丙方案功能评价系数为0.94,成本系数为0.88;丁方案功能评价系数为0.67,成本系数为0.82;则最优方案的价值系数为(  )。A、 0.924B、 0.857C、 1.068D、 0.817

价值工程分析中,某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值为6 6245,现实成本为6 3567,根据价值系数,该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是( )。A. 功能现实成本比较客观B. 功能偏低,现实成本偏低C. 成本偏高,功能过剩D. 该评价对象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A:F1—F2—F3B:F1—F3—F2C:F2—F3—F1D:F3—F1—F2

某建设项目有四个方案,甲功能评价总分为12.0,成本系数为0.22;乙功能评价总分为9.0,成本系数为0.18;丙功能评价总分为14.0,成本系数为0.35;丁功能评价总分为13.0,成本系数为0.25;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最好的方案是( )。A.甲B.乙C.丙D.丁

某一价值工程对象的整体功能成本为3000元,其中某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2,其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部件功能成本改进的期望值是( )元。A.-160B.-200C.-400D.-600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000万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32,若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元。A.160B.210C.230D.240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A.F1—F2—F3B.F1—F3—F2C.F2—F3—F1D.F3—F1—F2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8000元,目标成本为70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表2 -1,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A.F1-F2-F3B.F1-F3-F2C.F2-F3-F1D.F3-F1-F2

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8000元,目标成本为70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表2—1,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  )。表2—1各功能系数和现实成本表A.F1一F2一F3B.F1一F2—F2C.F2一F3一F1D.F3一F1—F2

某产品目标总成本为1000元,各功能区现实成本及功能重要性系数见下表,则应降低成本的功能区有()。A:F1B:F2C:F3D:F4E:F5

某产品由构件A、B、C、D、E组成,构件A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3,构件A的现实成本为1.8万元,该产品的现实成本为7万元,则构件A的价值系数为()。A、1.818B、1.167C、0.857D、0.55

某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为0.6245,成本指数为0.3567,根据价值系数,该评价对象属于()。A、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客观的B、成本偏高,对象的功能过剩C、功能偏低,现实成本偏低D、功能偏高,现实成本偏低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单选题某产品具有5个功能领域:F1、F2、F3、F4、F5,其中一对一强制评分后修正得分、各功能领域的现实成本如下表所示。若整体的目标成本为8800元,则F4的功能目标成本是()。A2560B2680C2765D2933

多选题功能评价的过程包括()。A确定功能的现实成本B确定评价对象的目标成本C计算功能价值系数D功能成本改进的期望值E方案概略评价

单选题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当采用功能成本法求得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小于1时,应以( )为改进方向。A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B剔除重复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C剔除过剩功能及提高现实成本D剔除重复功能及提高现实成本

单选题某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为0.6245,成本指数为0.3567,根据价值系数,该评价对象属于()。A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客观的B成本偏高,对象的功能过剩C功能偏低,现实成本偏低D功能偏高,现实成本偏低

单选题某产品由构件A、B、C、D、E组成,构件A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3,构件A的现实成本为1.8万元,该产品的现实成本为7万元,则构件A的价值系数为()。A1.818B1.167C0.857D0.55

多选题应用功能成本法计算功能价值V,进行功能价值分析,对于功能价值系数的计算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Vi=0,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须改进B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CVi1,说明功能现实成本高于功能评价值DVi1,说明该评价对象的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EVi1,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存在过剩功能

单选题某项目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10万元,在进行功能评价时,得出某一功能F*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3,若其成本改进期望值为-5000元(即降低5000元),则F*的现实成本为(  )。[2014年真题]A2.5万元B3万元C3.5万元D4万元

单选题某产品的功能现实成本为5000元,目标成本为4500元,该产品分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系数和现实成本见下表。则应用价值工程时,优先选择的改进对象依次为()A F1-F2-F3B F1-F3-F2C F2-F3-F1D F3-F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