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号道岔尖轨的长度为6.25米,扳动(转换)道岔的时间为2秒,后行车组的溜行速度为18公里/小时,其扳道间隔为( )米.A.10B.15C.16.25D.20

9号道岔尖轨的长度为6.25米,扳动(转换)道岔的时间为2秒,后行车组的溜行速度为18公里/小时,其扳道间隔为( )米.

A.10

B.15

C.16.25

D.20


相关考题:

溜放调车时,如前行车组速度为3.5m/s,后行车组速度为5m/s,道岔尖轨后跟至分歧道岔警冲标的距离为45m,则前后溜行的两车组间的最小间隔应为()。 A、21.2mB、20.2mC、19.3mD、19.2m

当对称道岔的尖轨长度、辙叉号数与单开道岔相同时,其尖轨工作边与直股钢轨所夹的转辙角为单开道岔转辙角的()。 A、一半B、一倍C、两倍

43型9号单开道岔的全长为()mm;前长为()mm;后长为()mm;尖轨长度为()mm。

经过道岔、曲线多、阻力较大、车组难以溜行的线路为()。A、复杂线B、难行线C、连接线D、易行线

扳道员准备进路时,应认真确认所扳动的道岔。

分动外锁闭道岔尖轨转换采用分动方式,18号提速道岔为四个牵引点。()

列车顺着道岔尖轨运行时,该道岔就叫()道岔;当按压一个道岔动作按钮(电动道岔的操纵元件),仅能使()转换,则称该道岔为单动道岔。

扳道、信号人员在扳动道岔、操纵信号时,认真执行“一看、二扳(按)、三确认、四显示(呼唤)”制度;对进路上(),也应认真进行确认A、防护道岔B、带动道岔C、联动道岔D、不该扳动的道岔

分路道岔轨道电路保护区段长度,应保证已启动的道岔能在车组压上尖轨前转换到底。

平面调车连续溜放作业特点之一要求车列运行前方的道岔如何使用,才可方便分解溜车组()。A、不得随意扳动B、人工扳动C、随意扳动D、有条件的扳动

扳道员对进路上不该扳动的道岔,是否需要认真进行确认?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尖轨长度为()。

人工扳动的道岔或道岔组,应由()一人负责管理。A、扳道员B、站务员C、值班扳道员D、值班清扫员

曲线型尖轨指的是尖轨工作边为曲线,这种尖轨制造麻烦,左右开道岔尖轨不能通用,但冲击角小,侧向通过速度高,一般小号道岔用之。

外锁闭杆的作用可以归纳为()。A、传递转换力B、实现道岔的解锁、锁闭C、实现道岔的表示D、直接带动尖轨转换

非集中区调车作业时,未得到扳道人员的股道号码和道岔开通信号,不准越过警冲标(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

分路道岔轨道电路保护区段长度,应保证()的道岔能在车组压上尖轨前转换到底。

判断题非集中区调车作业时,未得到扳道人员的股道号码和道岔开通信号,不准越过警冲标(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A对B错

单选题人工扳动的道岔或道岔组,应由()一人负责管理。A扳道员B站务员C值班扳道员D值班清扫员

填空题列车顺着道岔尖轨运行时,该道岔就叫()道岔;当按压一个道岔动作按钮(电动道岔的操纵元件),仅能使()转换,则称该道岔为单动道岔。

单选题经过道岔、曲线多、阻力较大、车组难以溜行的线路为()。A复杂线B难行线C连接线D易行线

单选题扳道、信号人员在扳动道岔、操纵信号时,认真执行“一看、二扳(按)、三确认、四显示(呼唤)”制度;对进路上(),也应认真进行确认A防护道岔B带动道岔C联动道岔D不该扳动的道岔

填空题分路道岔轨道电路保护区段长度,应保证()的道岔能在车组压上尖轨前转换到底。

判断题分路道岔轨道电路保护区段长度,应保证已启动的道岔能在车组压上尖轨前转换到底。A对B错

单选题9号道岔尖轨的长度为6.25m,扳道(转换)道岔的时间为2s,后续车组的速度为6m/s,则前后车组溜经分歧道岔(9号)时,应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为()m。A16.25B18.25C17.25D19.25

单选题9号道岔尖轨的长度为6.25m,扳动(转换)道岔的时间为2s,后行车组的溜行速度为18km/h,其扳道间隔为()。A10mB15mC16.25mD20m

单选题平面调车连续溜放作业特点之一要求车列运行前方的道岔如何使用,才可方便分解溜车组()。A不得随意扳动B人工扳动C随意扳动D有条件的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