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加修后其表面光洁度不得大于()。A、20微米B、25微米C、30微米D、35微米

轮对加修后其表面光洁度不得大于()。

  • A、20微米
  • B、25微米
  • C、30微米
  • D、35微米

相关考题:

轮对经旋修后,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 A、1mmB、1.5mmC、2mmD、3mm

未经旋修的轮对,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 A、1mmB、1.5mmC、2mmD、3mm

新组装轮对或重新组装轮对踏面加修要求?

未经旋修的轮对,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A、lmmB、1.5mmC、2mmD、3mm

轮对检修时,旋削或磨削加修后的轴颈须对加修部位进行复探。

提速轮对未经旋修的,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1.5mm。

滚动轴承车轴轴颈加修后,其轴颈圆度不得大于()mm。A、0.005B、0.01C、0.015D、0.02

轮对经旋修后,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2mm。()

CRH380BL型动车组专项修轮对踏面修型该车轮对修形周期不得超过()万公里A、10B、20C、30

车轮踏面及轮缘需采用数控的方式加工,可采用经济镟修加修非提速轮对踏面。()

铁路货车轮座部位的横向裂纹深度大于0.3mm且不大于2.5mm,旋修后经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确认无裂纹时,再加旋0.5mm,直径符合规定限度者可使用。但组装成轮对后,须在车轴端面轮对组装及组装责任单位钢印下刻打()标记。A、组装B、加修C、“φ”D、“++”

密封座和中隔圈所引起的凹陷环带,其深度大于0.05mm时轮对送四级修。

车轮踏面采用经济旋修的方法加修时,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允许不大于2mm。()

厂修轮对,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1毫米。

单选题滚动轴承轮对踏面擦伤深度段修不得大于()。A1MMB0.5MMC1.5MMD2MM

单选题轮对加修后其表面光洁度不得大于()。A20微米B25微米C30微米D35微米

单选题货车段修轮对检查轮对内侧距离时规定测量三处,其最大差不得超过()。A3mmB2mmC4mmD1mm

单选题段修规定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A1MMB2MMC3MMD4MM

单选题段修规定滚动轴承轮对踏面擦伤深度不得大于()。A3MMB6MMC2MMD0.5MM

判断题车轮踏面采用经济旋修的方法加修时,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允许不大于2mm。()A对B错

单选题轮对经旋修后,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A1mmB1.5mmC2mmD3mm

单选题CRH380BL型动车组专项修轮对踏面修型该车轮对修形周期不得超过()万公里A10B20C30

单选题段修规定滚动轴承轮对踏面剥离长度一处不得大于()。A20MMB25MMC30MMD40MM

单选题滚动轴承车轴轴颈加修后,其轴颈圆度不得大于()mm。A0.005B0.01C0.015D0.02

单选题铁路货车轮座部位的横向裂纹深度大于0.3mm且不大于2.5mm,旋修后经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确认无裂纹时,再加旋0.5mm,直径符合规定限度者可使用。但组装成轮对后,须在车轴端面轮对组装及组装责任单位钢印下刻打()标记。A组装B加修C“φ”D“++”

判断题厂修轮对,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差不得大于1毫米。A对B错

判断题轮对经旋修后,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2mm。()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