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相关考题: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和()。

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等位基因A、a和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①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由B和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1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是()A、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分别测交C、甲×甲,乙×乙D、甲×乙得F1再自交

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与亲本不同的性状个体中,其中为纯合体占()。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测交、杂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下列关于纯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含有等位基因C、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配子D、杂合体自交不会产生纯合体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D、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

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后代中抗锈病易倒伏小麦约占总数的(),纯合的抗锈病易倒伏小麦的基因型为()。

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B、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C、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C、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产生配子的数量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是纯合子

下列能够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单选题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单选题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