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相关考题: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多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和测交后代叙述错误的是()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C、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为纯合子D、测交后代中一定有纯合子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是()A、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分别测交C、甲×甲,乙×乙D、甲×乙得F1再自交

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

测交是用于判断种畜个体的某质量性状的基因型的测验性交配,判断是杂合还是()。A、纯合B、显性C、隐性D、共显性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B、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C、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D、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2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测交、杂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B、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C、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C、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都是显性个体C、隐性个体的比为3:1D、都是隐性个体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产生配子的数量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是纯合子

下列能够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单选题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