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相关考题: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A.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B.杂种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C.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D.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三对独立遗传基因之杂合子测交,可以产生哪些种基因型的配子?六对独立遗传基因杂合子个体可以形成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多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和测交后代叙述错误的是()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C、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为纯合子D、测交后代中一定有纯合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测交是指将被测个体与()杂交,由于()只能产生一种含()的配子,因而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用子一代与亲代隐性纯种杂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称为()。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B、F2的性状分离比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测交、杂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

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产生配子的数量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是纯合子

填空题用子一代与亲代隐性纯种杂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称为()。

问答题三对独立遗传基因之杂合子测交,可以产生哪些种基因型的配子?六对独立遗传基因杂合子个体可以形成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单选题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