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C、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 C、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相关考题: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2) 邓实认为“亚洲复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3) 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婚是当时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结婚方式。教会不仅握有婚姻家庭的立法权,而且操纵婚姻家庭的司法权。结婚必须严格遵守教会法上有关规定。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A. 宗教婚流行于欧洲中世纪B. 教会在婚姻中的作用C. 宗教婚是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结婚方式D. 中世纪的欧洲,结婚必须遵守教会法的规定

文艺复兴是()之间的桥梁。A.中世纪时期与巴洛克时期B.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C.古艺术与新艺术D.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

14至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是()A.否定了古典文化B.推翻了教会统治C.创新了神学观念D.宣扬了人文思想

梁启超提出了"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学说。

简述梁启超"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三权分立说。

“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是谁的名言?()A、梁启超B、章太炎C、谭嗣同D、康有为

以下关于教会的说法正确的有:()A、教会建立了中世纪欧洲最先进的行政系统B、教会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经济合作组织--修道院C、教会传播的理念改变了人类曾经的政治结构、社会阶级制度D、修道院和教会学校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学习中心

基督教会对于促进中世纪文艺复兴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医德学阶段进入到医学伦理学阶段的时期大约是()A、欧洲中世纪时期B、欧洲文艺复兴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D、以上都不是

在“古之仙人者,皆由学以得之?将特禀异气耶”中,“特”之义为()A、请B、将要C、是……还是……D、扶持

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A、14世纪首先从意大利兴起B、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C、它也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经过天主教会长期压制以后的复兴D、它孕育了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文化

中世纪欧洲创办的学校类型中不包括()A、教区学校B、官学和私学C、主教学校D、修道院学校及教会大学

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经济学”这个概念是1934年在《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一书中,由以下哪位提出?()A、杨贤江B、古楳C、蔡元培D、梁启超

文艺复兴是()之间的桥梁。A、中世纪时期与巴洛克时期B、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C、古艺术与新艺术D、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

15-16世纪,北部欧洲进行的文艺复兴是人文复兴。

中世纪的教会是欧洲社会最大的经济实体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变革运动的总称。在意大利,人们将这个运动称之为文艺复兴。在德国,这场文化变革运动被称为()。

14至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是()A、否定了古典文化B、推翻了教会统治C、创新了神学观念D、宣扬了人文思想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单选题“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是谁的名言?()A梁启超B章太炎C谭嗣同D康有为

单选题在“古之仙人者,皆由学以得之?将特禀异气耶”中,“特”之义为()A请B将要C是……还是……D扶持

单选题14至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是()A否定了古典文化B推翻了教会统治C创新了神学观念D宣扬了人文思想

填空题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变革运动的总称。在意大利,人们将这个运动称之为文艺复兴。在德国,这场文化变革运动被称为()。

单选题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经济学”这个概念是1934年在《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一书中,由以下哪位提出?()A杨贤江B古楳C蔡元培D梁启超

单选题文艺复兴是()之间的桥梁。A中世纪时期与巴洛克时期B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C古艺术与新艺术D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