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小会导致()A、造成调车线浪费B、产生重复作业C、调车线利用率不高D、降低驼峰解体能力E、经常借线

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小会导致()

  • A、造成调车线浪费
  • B、产生重复作业
  • C、调车线利用率不高
  • D、降低驼峰解体能力
  • E、经常借线

相关考题:

某编组站上行到发场、调车场、下行到发场互相间横向配列,该站图形属于()。A.二级三场B.一级二场C.一级三场D.三级三场

双向编组站内为上、下行两方向的折角车辆转场而设置的车场称为()。A、调车场B、交换场C、交接场D、换装场

调车场(编发线)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应考虑哪些条件?

某编组站上行到发场、调车场、下行到发场互相间横向配列,该站图形属于()。A、二级三场B、一级二场C、一级三场D、三级三场

编组站到达场和调车场顺序纵列布置,可保证到达和解体“流水”作业,提高()能力。

()是办理车列解体和编组作业的车场。A、编发场B、交换场C、调车场D、到发场

分析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调车场线路的容车数由于“天窗”原因一般按计算容车数的()确定。A、90%B、80%C、75%D、65%

调车场分类线换算容车数,应按线路有效长的()计算。A、60%B、75%C、80%D、100%

调车场分类线容车数,按有效长的()计算。A、70%B、75%C、80%D、85%

调车场分类线容车数,按其有效长的()计算。A、70%B、80%C、75%D、85%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是上、下行()并列在共用调车场的两侧。

关于调车场尾部产生妨碍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级三场尾部不会产生列车与调车的交叉B、三级三场尾部主要是多台调机穿插作业的干扰C、三级三场尾部不会产生调车与调车的交叉D、设有编发线的二级式调车场尾部不会产生调车与挂本务机的交叉

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大会导致()A、经常借线B、产生重复作业C、降低驼峰解体能力D、调车线利用率不高E、造成调车线浪费

二级四场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薄弱环节是尾部编组能力,可采用的措施中,下列不属于的是()A、增加调机台数B、调车场尾部按燕尾式设计C、增设牵出线D、将全部调车场线路设计为编发线

上、下行到达场、调车场和上、下行出发场纵列布置图型的编组站为()。A、一级三场编组站B、二级四场编组站C、三级三场编组站D、三级六场编组站

调车场分类容车数按()计算。

单选题二级四场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薄弱环节是尾部编组能力,可采用的措施中,下列不属于的是()A增加调机台数B调车场尾部按燕尾式设计C增设牵出线D将全部调车场线路设计为编发线

填空题编组站到达场和调车场顺序纵列布置,可保证到达和解体“流水”作业,提高()能力。

单选题双向编组站内为上、下行两方向的折角车辆转场而设置的车场称为()。A调车场B交换场C交接场D换装场

单选题()是办理车列解体和编组作业的车场。A编发场B交换场C调车场D到发场

问答题分析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多选题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大会导致()A经常借线B产生重复作业C降低驼峰解体能力D调车线利用率不高E造成调车线浪费

多选题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小会导致()A造成调车线浪费B产生重复作业C调车线利用率不高D降低驼峰解体能力E经常借线

单选题调车场线路的容车数由于“天窗”原因一般按计算容车数的()确定。A90%B80%C75%D65%

填空题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是上、下行()并列在共用调车场的两侧。

填空题调车场分类容车数按()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