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结构,EA=常数,杆BC的转角为(  )。 A、P/(2EA) B、P/(EA) C、3P/(2EA) D、2P/(EA)

图所示结构,EA=常数,杆BC的转角为(  )。


A、P/(2EA)
B、P/(EA)
C、3P/(2EA)
D、2P/(EA)

参考解析

解析:在B、C两点施加方向相反大小为1/L的竖向力,作出轴力图,并作出P作用下的轴力图,图乘得BC的转角为:

相关考题:

如图所示杆件受外力作用,抗拉(压)强度为EA,则杆的总伸长为( )。

如图所示,结构由AB、BC、CE三杆铰接而成,A处为固定端,杆重不计,铰C上作用一铅垂力P,则二力杆为(  )。A.AB、BC、CEB.BC、CEC.ABD.均不是二力杆

图示结构,EA=常数,杆BC的转角为:A. P/(2EA)B. P/(EA)C. 3P/(2EA)D. 2P/(EA)

图所示刚架,各杆线刚度相同,则结点A的转角大小为(  )。

图所示的刚架,EI=常数,各杆长为l,A截面的转角为(  )。

图所示结构各杆温度均升高t℃,且已知EI和EA均为常数,线膨胀系数为α,则点D的竖向位移△Dn为(  )。 A、-αta B、αta C、0 D、2αta

图示结构杆长为l,EI=常数,C点两侧截面相对转角φC为:

在图所示结构(EA=常数)中,C点的竖向位移(向下为正)为(  )。 A、3Fa/(8EA) B、Fa2/(8EA) C、3Fa/(4EA) D、3Fa2/(4EA)

如图所示结构,EI为常数,欲使结点B的转角为零,则q的值为(  )kN/m。 A、0 B、2 C、4 D、8

图所示的结构AB,杆件A截面的转角θA值为(  )。

图所示刚架,EI=常数,结点A的转角是(  )。(提示:利用转动刚度的概念)

图示结构,EA=常数,杆BC的转角为(  )。A、P/(2EA)B、P/(EA)C、3P/(2EA)D、2P/(EA)

如图所示的结构,EI=常数,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正确的是(  )。

图所示结构E为常数,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若使支座A反力为零,则应使(  )。

设各杆的EA值相同,在图所示的桁架中,节点C的竖向位移为(  )。

如图中所示桁架体系,EA=C(这里C表示常数),则体系自振频率为(  )。

如图所示组合结构,梁式杆件EI=常数,桁架杆件EA=常数,C点竖向位移为(  )。 A、向上 B、向下 C、为零 D、需计算确定

图所示结构(E为常数),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正确的一组为(  )。

图所示刚架,EI为常数,结点A的转角是(  )。(提示:利用对称性和转动刚度的概念)

用力法求解图所示结构(EI=常数),基本体系及基本未知量如图所示,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为(  )。

图所示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El为常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8] ?(  )

图所示为超静定桁架的基本结构及多余为知力X=1作用下的各杆内力,EA为常数,则为(  )。

如图所示的桁架,EA=常数,D、E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为(  )。 A、0 B、0.97Fa/(EA)(→←) C、4.330Fa/(EA)(←→) D、5.196Fa/(EA)(←→)

图a)所示桁架,EA=常数,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系数间的关系为:A.δ11=δ22,δ12>0 C.δ11≠δ22,δ12>0B.δ11≠δ22,δ1211=δ22,δ12

图a)所示桁架,EA=常数,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系数间的关系为:A. δ2211,δ12>0 B.δ22>δ11,δ12>0C. δ2211,δ1222>δ11,δ12

图示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M图,各杆EI=常数,则支座B处截面的转角为:

如图5-9所示等直杆,杆长为3a,材料的拉压刚度为EA,受力如图示。问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为( )。A.0 B.Fa/EA C.2Fa/EA D.3Fa/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