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对科举的改革历程分析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

从中国近代对科举的改革历程分析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1)改革科举内容。如维新变法时下令废八股,改策论。
(2)递减科举中额。清政府采取每年递减名额的方法来逐步取消科举。
(3)科举制的完全废止。1905年下诏各省全部取消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由此,全国兴起办新学的热潮,至1909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已达5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万人。
应该看到科举制的废除对新学堂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教育迅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系统开始形成。但也应该看到,科举制的废除对受教育机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再像以前那样,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教育得到普及,却出现了一大批人不能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使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的状况。

相关考题: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____教育的兴起。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______。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__________教育的兴起。

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才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中国近代史上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请从以下三个时段分析历代重视《论语》的原因。(1)两汉至南宋(2)元代科举考试至清代废除科举考试(3)废除科举至今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废科举兴学堂B.《钦定学堂章程》C.《奏定学堂章程》D.六三三学制的实行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B.废科举,兴学校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A.“废科举,兴洋务”B.“办洋务,兴学堂”C.“废科举,兴学堂”D.“废私塾,兴学堂”

废科举

从中国近代对科举的改革历程分析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

试从科举制的演变分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论废除科举对中国近代变迁的影响。

清末民初教育上的主要变化是()、废科举和近代学制的建立。指导这一变革的基本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

康有为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变科举,废();建学校,育人才。A、 八股B、 私学C、 科举D、 私塾

简述科举制度变革和废止的历程。

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A、鼓励留学B、建立新军C、废除科举D、奖励工商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B、废科举,兴学校C、北洋大学的创建D、洋务运动的推行

自()创立科举制度,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A、隋B、唐C、宋D、明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B、《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C、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D、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判断题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A对B错

问答题请从以下三个时段分析历代重视《论语》的原因。(1)两汉至南宋(2)元代科举考试至清代废除科举考试(3)废除科举至今

填空题清末民初教育上的主要变化是()、废科举和近代学制的建立。指导这一变革的基本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填空题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____以及1903年的____。

单选题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