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于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名称的教学,教师讲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属士()A、情境探究B、课堂讲授式C、操练与练习D、基于Internet的讲授式

一年级《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于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名称的教学,教师讲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属士()

  • A、情境探究
  • B、课堂讲授式
  • C、操练与练习
  • D、基于Internet的讲授式

相关考题:

(1)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2)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下面的说法对吗?(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2)分数都比整数小。()(3)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大。 ()(4)如果b是a的2倍(a≠0),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5)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叫做( ),( )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分子比分母( )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比1( )。

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大胆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A.动手操作B.类比发现C.归纳发现D.变式练习

两个分数相乘,即为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有一个分数,分母加2等于分母减3等于这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为(    )。 A.33    B. 有一个分数,分母加2等于2/5分母减3等于1/2这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为()。A.33B.11C.30D.19

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0,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5,得到的最简分数是2/3,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A.20/29B.21/29C.29/30D.29/50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后作业中,有的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 (1)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2)针对错误原因,给出教学建议。

有一类分数,每个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减K、分母加K,得新的分数约分后等于2/3,其中K是正整数,则该类分数中分数值最小的是:

有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后是2/3, 则原来的分数是:

某化学教师在关于“分子”的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教学手段.下列不属于直观教学手段的是( )。A.观察分子的图像 B.演示分子运动实验C.讨论分子的性质 D.播放分子运动视频

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可以先同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1/2+1/4=()答:一共占这块地的()。试一试:计算下面各题,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5/6-1/3? ? ? ? 1-4/9?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3.基本要求:(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4)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答辩题目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问题(一):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与算法。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

材料: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问题:(1)材料中采用了哪种教学总结方法(2)写出至少5种常用的教学总结方法,并选择一个举例说明。

现行教材小数与分数教学内容编排顺序一般是()A、小数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B、分数初步认识——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C、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D、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分母一定不能为0,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一个分数的分子大小不变,分母(),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大胆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A、动手操作B、类比发现C、归纳发现D、变式练习

一年级《认识加数》的教学中,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的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属于()。A、情景探究B、课堂讲授式C、操练与练习D、讨论学习

在《真分数假分数》一课教学中,关于真假分数的概念,()教学模式适合本课教学。A、讲受式B、情景-探究C、操练与练习D、讨论学习

一位教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其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这样制定的:育彭吉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1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你认为这一目标制定()。A、科学合理B、全面具体C、琐碎零乱D、期望过高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整数表示(),分母表示本回次中(),分子表示本回次中()。

在《真分数假分数》一课教学中,关于真假分数的慨念,()教学模式适合本课教学。A、讲授式B、情士竟一探究C、操练与练习D、讨论学习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即为分子相加做分子,分母相加做分母。

单选题现行教材小数与分数教学内容编排顺序一般是()A小数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B分数初步认识——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C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D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多选题在《真分数假分数》一课教学中,关于真假分数的慨念,()教学模式适合本课教学。A讲授式B情士竟一探究C操练与练习D讨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