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尾车辆端部车钩防跳插销丢失的须装配防跳插销。

对首、尾车辆端部车钩防跳插销丢失的须装配防跳插销。


相关考题:

临修车钩缓冲装置检查要求:车钩防跳插销及制动软管吊链无丢失,插设作用良好,防跳插销开口间距不大于()。 A.8mmB.9mmC.10mmD.11mm

临修时,车钩防跳插销及制动软管吊链无丢失,插设作用良好,防跳插销开口间距不大于()。 A.7mmB.8mmC.5mmD.6mm

列车中车钩防跳插销的检查,由()负责.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插设,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连挂车辆作业时,连挂处由连挂人员负责.防跳插销的撤除,由车钩摘解人员负责。 A.车辆人员B.机车乘务员C.站务员D.车站值班员

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撤除,由车钩摘解人员负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车钩防跳插销安装时,装有制动软管吊链的车辆,防跳插销可安装在制动软管吊链的第()链环中。A、1个B、2个C、3个D、4个

车钩防跳插销是车辆()部分的部件之一A、转向架B、车钩缓冲装置C、制动装置D、车体

首尾车辆首尾端17型,13号下作用车钩防跳插销丢失的须进行()。A、修配B、补装C、紧固D、调整

17型车钩防跳插销插入显示孔时须插入防跳插销的第一孔。

“17型车钩防跳插销,插销吊链与插销的连接位置由头部改为()。”

装用17型车钩的车辆,需安装()以防止钩提杆跳动打开车钩。A、防尘堵及链B、钩锁销C、插销D、防跳插销

临修车钩缓冲装置检查要求:车钩防跳插销及制动软管吊链无丢失,插设作用良好,防跳插销开口间距不大于()。A、8mmB、9mmC、10mmD、11mm

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撤除,由车钩摘解人员负责。

首部检车员确认两车钩连接状态良好、车钩处于()位后,插设车钩防跳插销(下作用式车钩),车钩防跳插销须插设到位、作用良好。A、闭锁B、开锁C、全开

改进型车钩防跳插销段修,防跳插销B处间隙不大于8mm,超限时进行()。

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插设,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连挂车辆作业时,连挂处由()负责。A、连挂人员B、车辆乘务员C、车站人员D、助理值班员

临修时,车钩防跳插销及制动软管吊链无丢失,插设作用良好,防跳插销开口间距不大于()。A、7mmB、8mmC、5mmD、6mm

17型车钩防跳插销,插销手柄由原半封闭改为()结构。

列车中车钩防跳插销的检查,由()负责.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插设,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连挂车辆作业时,连挂处由连挂人员负责.防跳插销的撤除,由车钩摘解人员负责。A、车辆人员B、机车乘务员C、站务员D、车站值班员

()检车员将车钩防跳插销摘除(安装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提开机后一位车辆前端车钩,然后离开机车与车辆间隔,站于两线路中间安全位置。A、中部B、左侧首部C、右侧首部

单选题首部检车员确认两车钩连接状态良好、车钩处于()位后,插设车钩防跳插销(下作用式车钩),车钩防跳插销须插设到位、作用良好。A闭锁B开锁C全开

填空题17型车钩防跳插销,插销手柄由原半封闭改为()结构。

单选题()检车员将车钩防跳插销摘除(安装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提开机后一位车辆前端车钩,然后离开机车与车辆间隔,站于两线路中间安全位置。A中部B左侧首部C右侧首部

判断题设有车钩防跳插销的车辆,防跳插销的撤除,由车钩摘解人员负责。A对B错

填空题改进型车钩防跳插销段修,防跳插销B处间隙不大于8mm,超限时进行()。

单选题装用17型车钩的车辆,需安装()以防止钩提杆跳动打开车钩。A防尘堵及链B钩锁销C插销D防跳插销

填空题“17型车钩防跳插销,插销吊链与插销的连接位置由头部改为()。”

单选题车钩防跳插销安装时,装有制动软管吊链的车辆,防跳插销可安装在制动软管吊链的第()链环中。A1个B2个C3个D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