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框与背板之间不允许有间隙,允许存在组件四角单边长度1cm以内裸眼目测有胶溢出的胶细现象

边框与背板之间不允许有间隙,允许存在组件四角单边长度1cm以内裸眼目测有胶溢出的胶细现象


相关考题:

组件外观要求玻璃,背板、边框无硅胶残留,边框内无铝屑残留背板与边框间硅胶均匀平滑、无缝隙、外观美观

组件边框安装孔接地孔需完整并准确,边框表面不允许有贴膜残留

检验标准:组件自动溢胶允许存在组件四角溢胶宽度小于胶细现象()A、1mmB、2mmC、1cmD、0.5mm

以下对耐酸衬胶表述正确的有()。A、衬胶层不应有漏电现象B、胶板与金属之间不允许脱层C、衬层表面不允许有0.5mm以上的外伤或夹杂物D、衬胶不受压的部分允许有30mm2的起泡

日本组件特殊管控要求:组件玻璃,背板、边框无硅胶残留,边框内无铝屑残留;背板与边框间硅胶均匀平滑、无缝隙、外观美观;序列号正确,不能重复,不能断针

组件四边溢胶光滑均匀,不允许断胶、夹带杂物

装框后铝型材与背板之间的硅胶必须溢出,溢出的胶均匀,光滑无毛刺、无气泡,硅胶在边框四角需连续闭合,中间则无明确要求

检验标准:边框溢胶后允许有结点但需未形成断胶,累计结点数量≤()个A、2个B、3个C、4个D、5个

组件四边溢胶宽度至少大于1mm且边框与硅胶之间,边框与背板之间不允许有间隙

边框条码、()、()是否一致,组件与组件条码不允许有重复现象A、背板面条码,玻璃面条码B、包角条码,背板面条码C、组件条码,玻璃面条码D、组件条码,包角条码

日本组件边框内不允许有铝屑残留,可以有硅胶气泡,不允许存在超出边框的硅胶

检验标准:组件自动溢胶允许存在组件四角溢胶宽度<()胶细现象A、1mmB、2mmC、1cmD、2cm

检验标准:组件自动溢胶允许存在组件四角溢胶长度()胶细现象A、10mmB、20mmC、5mmD、15mm

绝缘条两头√称放在组件内,且不允许有褶皱或盖住电池片,靠玻璃边缘那一侧可以有被边框覆盖现象出现

铝型材与背板之间必须有硅胶溢出,溢胶宽度≥1mm,硅胶溢出均匀、无缝隙、光滑无毛刺,硅胶在边框四角要连续闭合

组件内不能存在气泡群,任何2个气泡不得相连,且气泡不允许使边框与背板之间形成连通

检验标准:背板与EVA之间不允许有(),背板划伤、不允许()A、气泡、背板鱼眼B、缝隙、脏污C、气泡、褶皱

检验标准:组件自动溢胶允许存在组件四角溢胶宽度()胶细现象,长度()A、<1mm,≤10mmB、<1cm,≤10mmC、<1mm,≤5mmD、<1mm,≤10cm

检验标准:组件四边溢胶宽度至少()mm,且边框与硅胶之间,边框与背板之间不允许有间隙A、>0.5mmB、<1mmC、<2mmD、>1mm

组件背板面检验要求:无脏污,不允许出现背板划伤、凹坑、凸点等不良

刮胶作业:在使用()清理边框,背板上EVA及硅胶时不可刮伤背板和边框A、刀片B、橡皮C、刮胶板D、线盒盖

使用()刮胶板清理边框、背板上EVA及硅胶。注意不可刮伤背板和边框A、单面刀片B、美工刀片C、刮胶板D、线盒盖

在使用刮胶板对商标进行返工时,注意不可划伤()A、边框条码B、铝边框C、背板D、商标

在背板检验时,发现铝边框、接线盒四周出现硅胶不良的(如气泡,缺胶等),需用刮胶板去除不良胶体

组件四边自动溢胶允许存在组件四角溢胶小于0.5mm的胶细现象

组件正面溢胶处理,用刀刃紧贴玻璃面,侧边轻靠铝边框,顺着边框内侧,清除溢出的硅胶

检验标准:检查组件背板面不允许有()A、划伤,凹坑B、杂物,背板丝C、EVA硅胶,胶带残留D、凹坑,水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