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共渗层的硬度比渗氮层硬度低,脆性小。

碳氮共渗层的硬度比渗氮层硬度低,脆性小。


相关考题:

碳氮共渗层的硬度比渗氮层硬度低,脆性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向工件表层同时渗入氮和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处理工艺称为()。 A.渗氮B.渗碳C.碳氮共渗D.氮碳共渗(软氮化)

渗氮是使工件表面形成氮化物层来提高硬度和()。A耐磨性B脆性C疲劳强度D抗弯曲强度

碳氮共渗的特点不包括()。A碳氮共渗比渗碳要慢B氮的渗入降低了钢的临界点C氮的渗入使其淬透性提高D碳氮共渗比渗氮要快

一般情况下对于要求渗氮层深度硬度高、梯度小、变形小的精密工件应选择进行()工艺。A、等温渗氮B、二段渗氮C、三段渗氮D、抗蚀渗氮

碳氮共渗的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

钢经渗氮后,渗氮层硬度达到()HV。A、1250-1500B、950-200C、750-900D、400-700

说明渗氮层硬度低的形成原因,怎样预防和补救?

碳氮共渗表面的氮质量分数过高,会出现黑色组织,将使接触疲劳强度降低;氮质量分数过低,使渗层过冷奥氏体稳定性降低,淬火后在渗层中出现托氏体网,共渗件不能获得高的强度和硬度。所以碳氮共渗表面的最佳碳氮浓度为:wC=0.8~0.95%;wN=()。A、0.1~0.20%B、0.25~0.4%C、0.45~0.50%D、0.55~0.60%

碳氮共渗处理又称为()处理,渗层组织内的主要缺陷是产生大块碳氮化合物和()。

碳氮共渗件淬火后渗层最外表面硬度最高。

钢经渗氮后,渗氮层硬度达到()HV。A、1250~1500B、950~1200C、750~900D、400~700

氰化属于()。 A、气体碳氮共渗B、液体碳氮共渗C、碳氮共渗D、离子氮化

渗碳层比渗氮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所以零件经渗碳后不需再进行热处理。

碳氮共渗温度确定以后,共渗时间根据渗层深度而定。层深与共渗时间成()规律。A、正比B、反比C、抛物线D、指数

防止渗氮层硬度低的方法之一是第一阶段氨分解率偏高。

碳氮共渗层承受冲击的能力比渗碳层低但比渗氮层高。

分别经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热处理后,渗层的厚度、零件的变形程度和性能有何不同?

碳氮共渗件不能获得高的强度与硬度,以及理想的残余压应力,主要是渗层的碳氮浓度高造成的。

提高零件表面硬度错误的说法是()A、渗碳B、氮化C、液体碳氮共渗D、浸泡

碳氮共渗时,在同样的温度下,渗入速度比渗碳和渗氮者慢。

判断题碳氮共渗件不能获得高的强度与硬度,以及理想的残余压应力,主要是渗层的碳氮浓度高造成的。A对B错

问答题分别经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热处理后,渗层的厚度、零件的变形程度和性能有何不同?

单选题碳氮共渗以渗()为主。A碳B氮C碳和氮D渗硼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气体氮碳共渗的温度与渗层厚度的关系是()A温度越高,渗层越薄B温度越低,渗层越厚C温度越高,渗层越厚D渗层厚度不随温度变化

单选题氰化属于()A气体碳氮共渗B液体碳氮共渗C碳氮共渗D离子氮化

判断题碳氮共渗层承受冲击的能力比渗碳层低但比渗氮层高。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