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贴装胶的回温温度为()A、20-24℃B、23-27℃C、15-25℃D、15-35℃

锡膏、贴装胶的回温温度为()

  • A、20-24℃
  • B、23-27℃
  • C、15-25℃
  • D、15-35℃

相关考题:

片式元器件表面安装工艺流程中若有非片式元件其插装在()。A.片式元件贴装之前B.片式元件贴装时同时插装C.片式元件贴装、焊接后D.片式元件贴装和固化胶沾剂之后

表面组装元件再流焊接过程是()。A.印刷线路板涂助焊剂→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浸焊B.印刷线路板涂锡膏→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溶焊C.印刷线路板涂锡膏→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波峰焊D.印刷线路板涂锡膏→低温固化→贴放元器件→溶焊

焊缝密封胶的施工温度要求() A、15-25℃B、15-20℃C、20-25℃D、25-30℃

锡膏的属性分为()。A、ROHSB、非RoHSC、混装

按锡膏的温度特性不同,因此可分为()。A、高温焊料B、低温焊料C、有铅焊料D、无铅焊料E、中温焊料

锡膏在使用时必须先经过回温处理。()

锡膏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是表面组装再流焊工艺必需的材料A、锡膏B、贴装胶C、焊锡丝D、助焊剂

锡膏贴装胶的储存温度是()A、0-6℃B、2-13℃C、5-10℃D、2-10℃

从冰箱中取出的锡膏,一般要求在室温中回温()A、2HB、4到8HC、6H以内D、1H

锡膏取出冰箱回温的时间应大于()小时。A、2B、3C、4D、5

锡膏使用人员在使用锡膏时应先确认锡膏回温时间在()A、4-8小时B、4-12小时C、4-24小时D、4小时以上

贴装胶使用人员在使用贴装胶时应先确认贴装胶回温时间在()A、8-12小时B、12-24小时C、12-36小时D、24-48小时

锡膏在开封使用时,须经过()重要的过程。A、加热回温、搅拌B、回温﹑搅拌C、搅拌D、机械搅拌

影响锡膏的主要参数()A、锡膏粉末尺寸B、锡膏粉末形状C、锡膏粉末分布D、锡膏粉末金属含量

蓄电池室的温度应保持在()。A、15-30℃B、15-35℃C、15-25℃D、15-20℃

锡膏回温时间()。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

回温后新锡膏使用前搅拌时间()。A、2-4分钟B、5-7分钟C、3-5分钟D、4-6分钟

钢材的拉伸试验一般在室温()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应为23±5℃。 A、10-35℃B、15-25℃C、10-25℃D、15-35℃

检定仪器环境温度为()A、15-35℃B、15-30℃C、15-25℃

《洄流焊锡机温度设置规定》中要求贴装胶的固化温度150-200℃,持续()A、120-150秒B、150-180秒C、180-210秒D、210-240秒

片式元器件表面安装工艺流程中若有非片式元件其插装在()。A、片式元件贴装之前B、片式元件贴装时同时插装C、片式元件贴装、焊接后D、片式元件贴装和固化胶沾剂之后

手工贴装的工艺流程是()。A、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修板、清洗、检验B、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清洗、修板、检验C、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清洗、检验、修板D、施放焊膏、手工贴片、再流焊、修板、清洗、贴装检查、检验

表面组装元件再流焊接过程是()。 A、印刷线路板涂助焊剂→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浸焊B、印刷线路板涂锡膏→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溶焊C、印刷线路板涂锡膏→贴放元器件→低温固化→波峰焊D、印刷线路板涂锡膏→低温固化→贴放元器件→溶焊

单选题手工贴装的工艺流程是()。A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修板、清洗、检验B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清洗、修板、检验C施放焊膏、手工贴片、贴装检查、再流焊、清洗、检验、修板D施放焊膏、手工贴片、再流焊、修板、清洗、贴装检查、检验

多选题按锡膏的温度特性不同,因此可分为()。A高温焊料B低温焊料C有铅焊料D无铅焊料E中温焊料

单选题表面处理时的环境温湿度要求()A环境温度15-35℃,湿度85%,露天温度3℃B环境温度20-35℃,湿度70%,露天温度5℃C环境温度15-25℃,湿度60%,露天温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