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车外圆表面时,为避免一开始就降低工件的刚度,应()。A、先加工大直径外圆,再加工小直径外圆B、先加工小直径外圆,再加工大直径外圆C、加工时可不考虑直径大小,任意开始D、另加支撑

粗车外圆表面时,为避免一开始就降低工件的刚度,应()。

  • A、先加工大直径外圆,再加工小直径外圆 
  • B、先加工小直径外圆,再加工大直径外圆 
  • C、加工时可不考虑直径大小,任意开始 
  • D、另加支撑

相关考题:

用两顶尖支承工件车外圆时,前、后顶尖的等高度误差,会影响工件()。A、圆度B、表面粗糙度C、平行度D、素线的直线度

车外圆时,径向力(PY)使工件在水平面内()影响工件的()精度,且容易引起()。

车外圆时,车刀装得高于工件中心,车刀的前角(),后角()。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长轴车外圆时,如机床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中()的形状误差;如工件刚度较低,则产生中()的形状误差。()A、凹凸B、凹凹C、凸凹D、凸凸

粗车外圆时,应避免中速,可产生积屑溜,保护刀尖。

精车工件外圆,且加工工艺系统刚度较高时,为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可适当减小车刀的()。A、前角B、后角C、副偏角D、刀尖圆弧半径

粗车→粗磨→精磨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87B、0.16—0.63C、90D、88

粗车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87B、20—80C、90D、88

粗车→粗磨→精磨工件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A、4.5B、13.2C、5—11D、0.16—0.63

车外圆时,切削速度计算式中的D一般是指()的直径。A、工件待加工表面B、工件加工表面C、工件已加工表面D、工件毛坯

在数控铣床上加工整圆时,为避免工件表面产生刀痕,刀具从起始点沿圆弧表面的进入,进行圆弧铣削加工;整圆加工完毕退刀时,顺着圆弧表面的()退出。

在粗车外圆加工后,工件有残留毛胚表面,不可能的因素是:()A、加工余量不够B、工件弯曲没有校直C、工件在卡盘上没有校正D、刀具安装不正确

粗铣时,确定铣削速度,必须考虑()。A、铣床功率的限制B、提高工件表面质量C、工件刚度D、工件硬度

粗车外圆表面时,一般从右向左、由小直径外圆到大直径外圆依次加工。

粗车外圆走刀结束后,若按原高刻度再进行走刀,刀具仍然可以从工件上切下一层金属,这种现象说明粗车时的切削力使()产生变形。A、刀具B、机床C、工件D、工艺系统

精车外圆时,为了避免已加工表面被切屑划伤,应采用刃倾角()的外圆车刀。A、λs=0°B、λs0°C、λs0°D、λs-10°

如若大批量在车床上加工阶梯轴,其工序安排可以是()。A、精车外圆、倒角、粗车外圆、切槽B、切槽、倒角、粗车外圆、精车外圆C、倒角、切槽、精车外圆、粗车外圆D、粗车外圆、精车外圆、倒角、切槽

刨削时,为避免夹伤工件表面,钳口面与工件之间可夹以()。A、铝片B、锉刀C、木材D、圆铜

车外圆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刀具的移动是()。

车外圆时,工件上的三个加工表面分别是()、()和()。

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刃倾角等于0°

车外圆时,工件表面产生锥度,简述其产生原因。

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切削分力是()。A、进给力B、背向力C、主切削力

问答题车外圆时,工件表面产生锥度,简述其产生原因。

判断题车床上加工工件端面时,为使端面光洁,切削速度应低于车外圆。A对B错

填空题车外圆时,工件上的三个加工表面分别是()、()和()。

单选题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长轴车外圆时,如机床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中()的形状误差;如工件刚度较低,则产生中()的形状误差。()A凹凸B凹凹C凸凹D凸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