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相关考题: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材料:在进行“维新变法”内容教学时,某实习生对其中的“公车上书”进行详细的叙述。正当她充满激情侃侃而谈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从网上看到文章说康有为没有组织公车上书,没有上书光绪帝”。全班学生一阵骚动,窃窃私语,期待着老师的回答。该实习生说:“材料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康有为组织了公车上书,不是应该以教材为准吗?”学生发出了失望的嘘声。问题:(1)这位实习生的做法是否合适?(2分)请说明理由。(4分)(2)传统教学强调“教教材”,新课改理念倡导“用教材教”。如何理解“用教材教”?(10分)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惟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求光绪皇帝加紧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C.对封建势力表现出软弱性与妥协性D.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失败C、德国强占胶州湾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唯德学,唯才艺”接句为:()A、不如人,当自砺B、若衣服,若饮食C、不如人,勿生戚D、勿自暴,勿自弃

1895年,顺德人()协助康有为,联络18省应试举人联名上书,是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皇帝在位期间康有为发起的联名上书运动。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A、A创办《万国公报》B、B建立强学会C、C公车上书D、D光绪帝接见康有为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指的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说:“皇上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招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出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皇帝加强对顽固官僚的争夺B、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斗争策略C、在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D、要使更多的维新派人士参与政权

1898年,张謇鼓动()上书,反对废黜光绪帝。A、康有为B、刘坤一C、李鸿章D、袁世凯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单选题1895年,( )发动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史称“公车上书”。A康有为B梁启超C郑观应D张之洞

单选题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单选题()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单选题“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

单选题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单选题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失败C德国强占胶州湾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唯德学,唯才艺”接句为:()A不如人,当自砺B若衣服,若饮食C不如人,勿生戚D勿自暴,勿自弃

填空题公车上书是()皇帝在位期间康有为发起的联名上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