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A苏轼B顾炎武C王夫之D颜元

单选题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A

苏轼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颜元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

《中庸》把()并称为天下之达德。A、智B、仁C、勇D、义

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称为A:亡阴B:亡阳C:气虚D:血虚E:出血

顾炎武把国和天下严格分为两个概念,他认为:改朝换代是皇帝一家一姓的灭亡,是()。A、亡国B、亡天下C、败国亡家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

蒙古族把摔跤称为(),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彝族把摔跤称为(),藏族把摔跤称为(),满族把摔跤称为()。

乾隆皇帝把位于山东的什么泉称为“天下第一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A、1937年的七七事变B、1912年的清朝建立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D、1644年的明朝灭亡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A、封建王朝的更替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A、李贽B、顾炎武C、王夫之D、梁启超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揭示,指出了人民在封建社会不论怎样改朝换代总不能摆脱痛苦的境地。这支散曲的作者是()。

顾炎武有“亡国亡天下论”,那么“亡天下”,亡的是()。A、matherlandB、stateC、nationalityD、nation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A、苏轼B、顾炎武C、王夫之D、颜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A、孔雀东南飞B、凤凰涅槃C、进京赶考D、改朝换代

下列言论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①“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③“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④“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A、1127年的靖康之耻B、1644年的甲申之难C、1856年的天京变乱D、1935年的华北事变

填空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揭示,指出了人民在封建社会不论怎样改朝换代总不能摆脱痛苦的境地。这支散曲的作者是()。

单选题()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A孔雀东南飞B凤凰涅槃C进京赶考D改朝换代

单选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A1127年的靖康之耻B1644年的甲申之难C1856年的天京变乱D1935年的华北事变

填空题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多选题《中庸》把()并称为天下之达德。A智B仁C勇D义

判断题“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