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998年4月某机械厂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250人,该月有4个双休日,制度工时利用率为91%,另加班加点1500工时。全月共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55467工时。计算每个工人1小时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多少?

问答题
1998年4月某机械厂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250人,该月有4个双休日,制度工时利用率为91%,另加班加点1500工时。全月共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55467工时。计算每个工人1小时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生产车间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3000元,生产甲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600小时,生产乙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400小时。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甲和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 )元。 A.1200和1800 B.1500和1500 C.1800和1200 D.2000和1000

已知某企业工人的劳动工时资料如下表: 项目单位人数或工时数工人平均人数人932制度工时工时1 871 456缺勤工时工时92 372停工工时工时38 285非生产工时工时104 382停工被利用工时工时436795.该企业的工人出勤率为( )。A.97.1%B.95.1%C.93.0%D.87.7%E.87.4%

影响产值的四个因素的顺序是( )。A.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工人数B.工时数、工人数、工日数、时劳动生产率C.工人数、工时数、工日数、时劳动生产率D.工人数、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 126~130 题。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第126题: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80%B.90%C.20%D.10%

某企业某日工人出勤率为 98.10%,出勤工时利用率为 97.56%,则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A、100.55%B、98.10%C、 99.45%D、95.71%

某厂于本月16日开工生产,月内(本月30天)每日职工人数为300人,那么该厂该月平均人数为()。 A、300B、160C、150D、140

工人装卸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 A.工人数×营运期×(1-轮休率)×出勤率×工时利用率×班制时数×工时效率 B.工人数×营运期×(1-轮休率)×出勤率×工时利用率×班制时数 C.工人数×营运期×(1-轮休率)×出勤率×工时利用率 D.工人数×营运期×(1-轮休率)×出勤率

某企业甲车间生产产品A,2014年工时定额a为136工时/吨,生产员工人数为20人,年实际产量为426吨,年制度工日为251天,平均出勤率为95%,2015年修改后的定额工时允许比上年实际耗用工时高20%(k),试核算出新的工时定额。

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已知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企业3~6月平均职工人数为()人。A:1500B:1457C:1445D:1400

下列关于制度工时利用率指标的计算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度工时利用率=作业率×出勤率B.制度工时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C.制度工时利用率=100%×实际工作工时总数/制度工作工时总数D.制度工时利用率=100%×实际工作工时总数/出勤工作工时总数

(2015年11月)下列关于制度工时利用率指标的计算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度工时利用率=作业率×出勤率B.制度工时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C.制度工时利用率=100%×实际工作工时总数/制度工作工时总数D.制度工时利用率=100%×实际工作工时总数/出勤工作工时总数

某公司王某9月份实际出勤天数为21天(该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3天)。其中,由于(某一天)参加某活动占用4小时;(另一天)开会占用6小时。 请计算王某的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

(2019年5月)某公司王某9月份实际出勤天数为21天(该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3天)。其中,由于(某一天)参加某活动占用4小时;(另一天)开会占用6小时。 请计算王某的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和制度工时利用率。

(2015年11月)采用倒算的方法,核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指标,需掌握的统计数据应当包括( ) 。A.制度工时和缺勤工时B.加班加点工时C.停工工时和非生产工时D.停工被利用工时E.有效工时和被占用工时

某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4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元,该月加工甲产品250件,乙产品200件。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计算作业者实作工时时,属于“倒算法”计算的公式为()。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提高工时利用率也就是()。A、提高生产效率B、提高出勤率C、变非生产工时和浪费工时为有效的生产工时D、提高有效生产工时的生产效率

某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4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元,该月加工甲产品250件,乙产品200件。按产品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其计件工资。

新新机械厂加工A产品需车加工,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某产品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1998年4月某机械厂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250人,该月有4个双休日,制度工时利用率为91%,另加班加点1500工时。全月共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55467工时。计算每个工人1小时完成定额工时产量为多少?

某厂某生产环节的成本发生情况为:当耗用工时为1200工时时,总成本为6000元;当耗用工时为1500工时时,总成本为7200元。则该环节的固定成本为()。A、300元B、400元C、1200元D、1500元

单选题某厂某生产环节的成本发生情况为:当耗用工时为1200工时时,总成本为6000元;当耗用工时为1500工时时,总成本为7200元。则该环节的固定成本为()。A300元B400元C1200元D1500元

问答题某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4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元,该月加工甲产品250件,乙产品200件。按产品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其计件工资。

问答题某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4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元,该月加工甲产品250件,乙产品200件。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单选题计算作业者实作工时时,属于“倒算法”计算的公式为()。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问答题A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0年12月末分配本月工资费用共20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为16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为40000.元,假设生产工人的工资和制造费用都按定额工时分配,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1500工时,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500工时。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产品应承担的生产工人的人工成本。(2)将本期的制造费用分摊给甲产品和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