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A对B错

判断题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如何消除抗氧剂NaHS03对测定的干扰 ( )。A.滴定前加入甲醛B.滴定前加入丙酮C.滴定前加入乙醇D.滴定前加入高锰酸钾E.滴定前加入甲酸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A.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甲醛B.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盐酸C.色谱分析法D.容量滴定法E.用紫外线法测定含量时,需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A.乙醇B.甲醛C.甲醇D.丙酮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A、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甲醛B、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盐酸C、色谱分析法D、容量滴定法E、用紫外法测定含量时,需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含有维生素CA、碘量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甲醛B、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时先加入盐酸C、色谱分析法D、容量滴定法E、用紫外法测定含量时,需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采用碘量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的含量时,加入甲醛,其目的是A.易于观察终点B.消除干扰C.消除抗氧剂(焦业硫酸钠)的氧化作用D.消除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还原作用E.加速滴定反应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测定安乃近注射液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加入甲醛,目的是()A、作为掩蔽剂,消除抗氧剂的干扰B、增加安乃近的稳定性C、增大安乃近的溶解性D、加快反应速度E、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

甲醛法测定氨态氮的原理是在中性溶液中,样品中的铵盐与甲醛作用生成()和相当于铵盐含量的(),然后用()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配位滴定法测定铅锌合金含量时,在氨性条件下,加入氰化钾,pH=10时测定铅含量,然后加入甲醛测定锌含量。此方法中甲醛的作用()。A、缓冲剂B、掩蔽C、解蔽D、溶剂

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中性红和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和()。

甲醛法测定果蔬汁饮料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在试验中可以加入()mL中性甲醛溶液A、5B、8C、10D、20

黄酒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下面操作错误的是()。A、准确吸取10.00mL样品B、用NaOH滴定至PH8.2为终点C、加入中性甲醛溶液10mL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10为终点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甲醛的作用是()。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A、乙醇B、甲醛C、甲醇D、丙酮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态氮时,常在试品中加入()。A、乙醇B、甲醛C、甲醇D、丙酮

甲醛法测定果蔬汁饮料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需要的甲醛溶液的pH值为()。A、7.0B、7.5C、8.1D、8.5

单选题测定氨基酸态氮过程中,应()再测定氨基酸。A中和样品的总酸B用NaOH滴定C加入甲醛溶液D校正缓冲溶液

单选题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A固定氨基B固定羟基C固定氨基和羟基D以上都不是

问答题简述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误差来源。

问答题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的原理与特点。

判断题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味精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固定羟基及羧基。取两份等量样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时:一份含中性红的样液应由红色变为淡蓝色,另一份含百里酚酞的应由无色变为琥珀色。A对B错

判断题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A对B错

填空题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和()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和()颜色。

填空题甲醛标准溶液标定浓度时使用的指示剂是1g/100mL的()指示剂1mL,滴定至()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