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A15mmB16mmC17mmD18mm

单选题
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
A

15mm

B

16mm

C

17mm

D

18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运用中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mm。 A、15B、16C、17D、18

下列选项中,车辆轮对基本限度叙述正确的有(  )。A.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B.车轮厚度:客车≥25ram,货车≥23ramC.车轮轮缘厚度≥28ramD.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E.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机务段或折返段前对轮对要求正确的是:()。A、轮箍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B、轮箍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C、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D、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2mm

车轮轮缘磨耗的形成有、轮缘厚度减少;轮缘形成锋芒状;()。A、轮缘变厚B、轮缘垂直磨耗C、高度减小D、都不对

韶山4型电力机车轮对的轮缘垂直磨耗高度()时禁用。A、≥11mmB、≥16mmC、≥18mmD、≥21mm

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轮对必须符合技术要求正确的是()。A、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mm,容许差度不得超过±3mmB、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C、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1mmD、车轮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

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毫米。A、10B、15C、16D、18

牵引列车的机车出段前,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并无碾堆.

轮缘垂直磨耗运用限度不得超过()mm。

准备出段牵引列车的机车,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16mm。

运用中轮对检查时,轮箍无裂纹弛缓;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A、20m;0.5mmB、18mm;0.7mmC、20mm;0.7mm

轮箍轮缘的垂直磨耗不得超过()mm。

运用机车轮对轮缘最大垂直磨损高度不得超过()。A、8mmB、10mmC、15mmD、18mm

机车运用中,车轮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38毫米。

客车运用中,轮缘垂直磨耗高度大于15mm时,必须更换轮对。

调查车辆脱轨时应记载脱轨轮对的()、内测距、轮辐宽度、车轮圆周磨耗和轮缘垂直磨耗状态。A、熔炼号码B、轮缘厚度C、轮对直径差D、轮辋厚度

机车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mm,并无碾堆。

判断题机车运用中,车轮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38毫米。A对B错

填空题轮箍轮缘的垂直磨耗不得超过()mm。

单选题调查车辆脱轨时应记载脱轨轮对的()、内测距、轮辐宽度、车轮圆周磨耗和轮缘垂直磨耗状态。A熔炼号码B轮缘厚度C轮对直径差D轮辋厚度

填空题机车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mm,并无碾堆。

填空题轮缘垂直磨耗运用限度不得超过()mm。

单选题机车轮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并无碾堆。A16mmB18mmC19mmD20mm

判断题客车运用中,轮缘垂直磨耗高度大于15mm时,必须更换轮对。A对B错

判断题准备出段牵引列车的机车,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得超过16mm。A对B错

单选题运用中轮对检查时,轮箍无裂纹弛缓;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A20m;0.5mmB18mm;0.7mmC20mm;0.7mm

单选题在非接触轮对测量中,轮对的关键测量参数不包括()。A轮对直径B轮缘高度C轮缘厚度D踏面磨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