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非接触轮对测量中,轮对的关键测量参数不包括()。A轮对直径B轮缘高度C轮缘厚度D踏面磨耗

单选题
在非接触轮对测量中,轮对的关键测量参数不包括()。
A

轮对直径

B

轮缘高度

C

轮缘厚度

D

踏面磨耗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轮对镟修作业流程:()。 A.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B.计算—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C.轮对夹紧—计算—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D.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再测量—加工—轮对松开

轮对内侧距离测量要求在同一轮对的三等分点上所测,最大差值不超过()。

轮对检修中应使用的主要检测量具有哪些?

CRH2A型动车组镟轮,开启轮对镟修设备,对轮对的内侧距、轮径、轴向窜动量、径向窜动量、突出轮缘高度、突出轮缘厚度等进行预测量。轮对预测量时,可用毛刷沾适量机油,涂在轮对内侧面靠轮缘处,避免轮对转动时发生啸叫声。

测量轮对内侧距,需沿轮缘圆周测量三处。

将轮对推入测量位置,进入测量界面,输入()、轴型及相关参数,仪器自动完成轴颈及防尘板座测量。A、收入单位B、炉号C、车轴材质D、轴号

接触网作业车监控装置的()安装在轮对轴端,直接测量轮对的转速。A、光电速度传感器B、信号感应器C、风压传感器

轮对尺寸人工测量要测量哪些数据

用轮对内距尺测量全车轮对内侧距,在可测量范围内平均取三点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轮对内侧距应为()A、1351-1355.5mmB、1354-1358.5mmC、1351-1358.5mmD、1354-1355.5mm

试述轮对测量的项目与方法?

测量轮对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阻测量仪测量轮对踏面B、使用电阻测量仪测量轮对内侧面C、接地装置与轮对内侧面阻值为<0.05ΩD、接地装置与轮对踏面阻值为<0.05Ω

退磁检查,轮轴、轮对车轴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检查其退磁效果()。A、在距离探伤机4米以外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0.7GS,轮轴不超过10GSB、在距离探伤机4米处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7mT,轮轴不超过1.0GSC、在距离探伤机4米以外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0.7mT,轮轴不超过1.0mTD、以上都不对

在轮对自动测量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每检测5条轮对要进行一条轮对的人工复测,以确保设备的检测精度。()

轮对内距测量尺检查轮对内侧距离时规定测量3处,其最大差不超过()mmA、3B、2C、4D、1

单选题轮对镟修作业流程:()。A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B计算—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C轮对夹紧—计算—轮对加工前测量—加工—再测量—轮对松开D轮对夹紧—轮对加工前测量—计算—再测量—加工—轮对松开

单选题在采用光截曲线进行非接触轮对测量中,使用跟踪虫算法是为了获取光截曲线()。A中心线B上边缘C下边缘D起止端点

单选题将轮对推入测量位置,进入测量界面,输入()、轴型及相关参数,仪器自动完成轴颈及防尘板座测量。A收入单位B炉号C车轴材质D轴号

问答题采用光截曲线测量机车轮对参数时,需要选择轮对合适的部位进行测量,试简述轮对最佳测量点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具体位置。

单选题轮对内距测量尺检查轮对内侧距离时规定测量3处,其最大差不超过()mmA3B2C4D1

问答题轮对检修中应使用的主要检测量具有哪些?

判断题在轮对自动测量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每检测5条轮对要进行一条轮对的人工复测,以确保设备的检测精度。()A对B错

判断题CRH2A型动车组镟轮,开启轮对镟修设备,对轮对的内侧距、轮径、轴向窜动量、径向窜动量、突出轮缘高度、突出轮缘厚度等进行预测量。轮对预测量时,可用毛刷沾适量机油,涂在轮对内侧面靠轮缘处,避免轮对转动时发生啸叫声。A对B错

单选题退磁检查,轮轴、轮对车轴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检查其退磁效果()。A在距离探伤机4米以外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0.7GS,轮轴不超过10GSB在距离探伤机4米处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7mT,轮轴不超过1.0GSC在距离探伤机4米以外测量,其轮对剩磁不超过0.7mT,轮轴不超过1.0mTD以上都不对

多选题测量轮对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阻测量仪测量轮对踏面B使用电阻测量仪测量轮对内侧面C接地装置与轮对内侧面阻值为<0.05ΩD接地装置与轮对踏面阻值为<0.05Ω

单选题接触网作业车监控装置的()安装在轮对轴端,直接测量轮对的转速。A光电速度传感器B信号感应器C风压传感器

单选题在采用光截曲线进行非接触轮对测量中,使用标准网格图形对图像进行校正的是为了消除()。A光源非线性BCCD畸变C数据传输误差D空气湍流

问答题轮对尺寸人工测量要测量哪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