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A0.5mmB1mmC1.5mmD2mm

单选题
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
A

0.5mm

B

1mm

C

1.5mm

D

2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尖轨、心轨顶铁离缝不大于()㎜,但不能顶死。

道岔计划维修作业验收评分标准中,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 A.0.5mmB.1mmC.1.5mmD.2mm

尖轨在闭合状态下,尖轨轨底与辊轮的间隙应为1~2mm;尖轨在斥离状态下,尖轨轨底与滑床台上表面的间隙应为1~3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建议改道时,将顶铁部分拆除(与尖轨、心轨离缝2~()mm),减少顶铁对密贴的影响。 A.3B.1C.2D.0

结构检查: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的离缝:按照离缝不大于()mm,并且不能连续的标准,以分析确定是尖轨上拱还是基本轨轨面低。 A.0.1B.0.2C.0.3D.0.5

可动心轨()在静止状态下不密贴,禁止使用。 A.尖轨与基本轨B.两尖轨C.两尖轨与连接装置D.尖轨与翼轨

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A.0.5mmB.1mmC.1.5mmD.2mm

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大于()毫米应及时修理。A、0.2B、0.4C、0.3D、0.5

调整尖轨和基本轨开口大小的方法是()。A、调整表示杆长度B、在丁字铁和尖轨之间加减垫片C、在象鼻铁和尖轨之间加减垫片D、调整基本轨

尖轨、心轨无影响道岔转换、密贴的硬弯、肥边和反弹,甩开转换道岔杆件,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应不大于2mm。

()不属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A、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B、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假密贴。C、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D、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道岔计划维修作业验收评分标准中,尖轨在使用状态下,尖轨顶铁和基本轨离缝不大于()。A、0.5mmB、1mmC、1.5mmD、2mm

下列关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原因的叙述,()是不易确切的。A、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B、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C、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D、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

在尖轨外侧的非刨切部分腹部安装()顶铁,使尖轨的横向力通过顶铁传给基本轨。A、2~3个B、4~5个C、5~6个D、6~7个

道岔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有下列()缺陷时禁止使用。A、内锁闭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接头铁与拉板互相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B、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下密贴C、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D、在尖轨顶面宽50mm及其以上的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及其以上

尖轨在闭合状态下,尖轨轨底与辊轮的间隙应为1~2mm;尖轨在斥离状态下,尖轨轨底与滑床台上表面的间隙应为1~3mm。

尖轨滚轮安装不到位,造成尖轨轨底卡在滚轮上,抬高了尖轨,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

道岔区间隙、间隔、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调整作业时,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顶铁间隙,并同时考虑轨距、支距状态。A、尖轨B、基本轨C、心轨D、辙叉

尖轨拱腰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

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应不大于1.5mm。

单选题下列关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原因的叙述,()是不易确切的。A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B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C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D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

单选题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大于()毫米应及时修理。A0.2B0.4C0.3D0.5

填空题尖轨、心轨顶铁离缝不大于()㎜,但不能顶死。

多选题道岔设备巡检检查密贴工作内容及标准:()。A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宏观密贴,检查锁钩不能过松B检查道岔密贴不卡阻,动作无异声C检查斥离尖轨在自然状态下,不受防跳铁影响,间隙不得大于3mmD观察斥离尖轨与防跳铁间隙,向道岔中心撬动尖轨,松开后恢复原位

单选题调整尖轨和基本轨开口大小的方法是()。A调整表示杆长度B在丁字铁和尖轨之间加减垫片C在象鼻铁和尖轨之间加减垫片D调整基本轨

单选题()不属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A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B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假密贴C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D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判断题尖轨滚轮安装不到位,造成尖轨轨底卡在滚轮上,抬高了尖轨,会造成尖轨、心轨与滑床板离缝。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