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B 观测值误差C 算术平均值真误差D 一次观测中误差

单选题
A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B

观测值误差

C

算术平均值真误差

D

一次观测中误差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几次观测,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 )。A.1/√nB.√nC.n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A、±10″B、±20″C、10″D、20″

对某产品进行测量,测量误差如图4-2所示,设被测量值为y,其真值为t,第i次测 量所得的观测值或测得值为yi。若测得值呈正态分布N(μ,σ2),则:分布曲线在数轴上的位置决定了( )。A.系统误差的大小 B.随机误差的大小C.绝对误差的大小 D.测量结果的分散范围

n边形各内角观测值中误差均为±6",则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设观测一次的中误差为m,则重复观测n次所取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A.B.C.D.nm

设观测1次的中误差为mx,重复观察n次所得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

对某一量进行n次观测,则根据公式M=±求得的结果为( )。A.算术平均值中误差B.观测值中误差C.算术平均值真误差D.一次观测中误差

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均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B、相对偏离C、绝对误差D、系统误差

在等精度观测中,取()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某人用同一测量设备对同一量的多次观测,出现的每次结果均不相同的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现象?()A、观测中存在偶然误差B、观测中存在系统误差C、观测中存在粗差D、观测中存在标准差

用同一测量设备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出现的每次结果均相同却总是和实际值不符的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情况?()A、观测中存在偶然误差B、观测中存在系统误差C、观测中存在粗差D、观测中存在标准差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5″。

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A、√n×mB、m/nC、m/√n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下列中的()是用真误差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A、Δi=li-XB、±[]nC、±[vv]D、±n[vv]n(n1)

下列中的()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A、Δi=li-XB、±[]nC、±[vv]D、±n[vv]n(n1)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1/n倍。

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的平方根,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均数B、总和C、差值D、立方根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行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方根B、立方根C、平方D、立方

判断题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A对B错

填空题在等精度观测中,取()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单选题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行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方根B立方根C平方D立方

填空题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单选题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的平方根,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均数B总和C差值D立方根

单选题对某一量进行n次观测,则根据公式 求得的结果为下列中的哪种误差?( )A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B 观测值误差C 算术平均值真误差D 一次观测中误差

单选题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