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相关考题:

三、四等水准测量都必须往、返观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提高观测精度和检校成果正确,应对支水准路线进行()。 A、往测B、返测C、往返测

对四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进行观测,其观测值(内角和)分别为:180°00′18″、180°00′12″、179°59′48″、179°59′42″,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A、±0.0″B、±15.3″C、±5.5″D、±9.5″

对某一三角形的各内角进行观测,其内角和的观测值分别为179°59′48″、179°57′54″、179°59′54″、180°03′06″、180°00′06″、179°59′54″,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A、±9.2″B、±7.9″C、±3.2″D、±1.6″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独立的重复观测,得到一系列的观测值为()。A、不等精度观测值B、不等误差观测值C、等精度观测值D、等误差观测值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则其算术平均值称为最或是值(或最可靠值)。()

为了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一般在三角高程测量作业中,应采取()以推算高差。A、往、返观测B、多次观测C、盘左、盘右观测D、对向观测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为了消除球气差对一个测段观测高差的影响,需要()。A、盘左、盘右观测B、直觇观测C、返觇观测D、对向观测

水准垂直位移观测,返测观测程序与往测()。A、相同B、相反C、奇数站D、偶数站

关于水准路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闭合水准路线测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零,作为观测的检核B、附合水准路侧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高程点的高差,作为观测的检核C、支水准路线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值和符号均相等D、支水准路线用往、返观测进行检验

现有两段边长,其观测值分别为S1=500m,S2=300m,其中误差分别为m1=±4cm,m2=±3cm,试比较哪条边的观测精度高?

下列关于多余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段距离上采用往返丈量,如果往测属于必要观测,则返测就属于多余观测B、对一个水平角观测了6个测回,如果第1个测回属于必要观测,则其余5个测回就属于多余观测C、对一个平面三角形进行水平角观测,其中一个角属于必要观测,两个属于多余观测D、对一个平面四边形进行水平角观测,其中三个角属于必要观测,一个属于多余观测E、有了多余观测就可以发现观测值中的错误,以便将其剔除或重测

观测数据的剔除率是指由于不合格而剔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参加同步边平差计算的观测值总数之比。

在不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加权平均值B、算术平均值C、最大观测值D、最小观测值

电离层对载波相位观测值和伪距观测值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对某未知量进行等精度观测,得到一系列观测值。其中等精度指的是在观测过程中()A、仪器精度相同B、观测者不变C、观测误差相同D、外界环境不变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1/n倍。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行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方根B、立方根C、平方D、立方

单选题为提高观测精度和检校成果正确 ,应对支水准路线进行()A往测B返测C往返测

单选题支水准路线当进行往、返观测时,从理论上说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应( )。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C绝对值不相等,符号相反D等于零

单选题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行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的真误差,则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叫做这组观测值的中误差。()A平方根B立方根C平方D立方

判断题观测数据的剔除率是指由于不合格而剔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参加同步边平差计算的观测值总数之比。A对B错

填空题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单选题为了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一般在三角高程测量作业中,应采取()以推算高差。A往、返观测B多次观测C盘左、盘右观测D对向观测

问答题现有两段边长,其观测值分别为S1=500m,S2=300m,其中误差分别为m1=±4cm,m2=±3cm,试比较哪条边的观测精度高?

单选题关于水准路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闭合水准路线测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零,作为观测的检核B附合水准路侧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高程点的高差,作为观测的检核C支水准路线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值和符号均相等D支水准路线用往、返观测进行检验

多选题对某未知量进行等精度观测,得到一系列观测值。其中等精度指的是在观测过程中()。A仪器精度相同B观测者不变C观测误差相同D外界环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