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 A. 河段河长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 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装度长度的比值

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

A. 河段河长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 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装度长度的比值

参考解析

解析:任意河段(水面或河底)的高程差(Δh)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一般称为河流坡降,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河流比降有水面比降与河底比降。河流(河谷、沟道等)纵剖面坡度是反映各级阶梯的基本形态测量指标,它间接地反映势能大小。

相关考题:

在浅滩沙脊处的显著特点是水深最小,且().A.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大B.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大C.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小D.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小

下列因素,哪些对河流水面纵比降的大小有影响()。①河槽床面纵比降②水位③河槽断面④干支流汇合⑤风A.②~⑤B.①~⑤C.①~④D.③④

河流中横断面两端点的水面高程差与相应河宽的比值称为( )。A.纵比降B.床面比降C.水面比降D.横比降

利用引水道来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常建于流量小、河道纵坡降大的河流中、上游的水电站是()水电站。A . 坝式B . 引水式C . 坝后式D . 河床式

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某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流域的面积、形状、水系,河流的长度、比降,工程所在河段的河道形态和纵、横断面等资料属于()。A、自然地理资料B、流域特征资料C、气象资料D、泥沙资料

根据流经地区地理位置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山区河流的特点不包括()。A、急弯、卡口、巨石突出B、河道窄深C、河道宽浅D、河道纵比降陡

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河流的下游比中、上游河段的水量大,其所能搬运的碎屑颗粒直径也比中、上游河段大。

下列因素,哪些对河流水面纵比降的大小有影响()。①河槽床面纵比降②水位③河槽断面④干支流汇合⑤风A、②~⑤B、①~⑤C、①~④D、③④

在浅滩沙脊处的显著特点是水深最小,且().A、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大B、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大C、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小D、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小

河流中某河段水位站设置多少是根据河段中()大小确定的A、流速B、比降C、流量D、水位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B、2.5C、2.5%D、2.5‰

中泓线上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A、河流纵比降B、平均落差C、平均高差D、平均高程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

单选题中泓线上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  )。A河流纵比降B平均落差C平均高差D平均高程

单选题河流中某河段水位站设置多少是根据河段中()大小确定的A流速B比降C流量D水位

单选题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A高差B落差C纵比降D高程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A0.25B2.5C2.5%D2.5‰

单选题河流基本特征不包括(  )。A河流长度B河流宽度C河流纵比降D河流纵断面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断面宽深比≥15,可视为矩形河流B河流断面宽深比≥10,可视为矩形河流C河段弯曲系数1.0时,可视为弯曲河段D河流水文特征值、水质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

单选题流域的面积、形状、水系,河流的长度、比降,工程所在河段的河道形态和纵、横断面等资料属于()。A自然地理资料B流域特征资料C气象资料D泥沙资料

单选题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单选题某河段上、下游两点间的水面落差与其()之比值就是该河段水面的纵比降A距离B相应流程C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D轴线长度

单选题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单选题根据流经地区地理位置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山区河流的特点不包括()。A急弯、卡口、巨石突出B河道窄深C河道宽浅D河道纵比降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