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初二(2)班38人。体育课教育内容为蹲踞式跳远,本单元共4次课,此次为第三次课,教学场地有2个沙坑,此次课的基本部分,主要教学环节如下:(1)学生站在沙坑两边,教师做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2)全体学生在助跑道上成一路纵队,依次做助跑与起跳衔接练习,教师在起跳板处观察并给予指导;(3)教师在沙坑内插一根约20cm长的树枝,学生依次进行完整练习,要求跃过树枝,教师旁边指导;(4)教师拿掉树枝,在沙坑旁放置拉开的皮尺,并站在一旁逐个读出学生的跳远成绩。你若是该教师,请提出改进方法。

某校初二(2)班38人。体育课教育内容为蹲踞式跳远,本单元共4次课,此次为第三次课,教学场地有2个沙坑,此次课的基本部分,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学生站在沙坑两边,教师做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技术重点和难点;
(2)全体学生在助跑道上成一路纵队,依次做助跑与起跳衔接练习,教师在起跳板处观察并给予指导;
(3)教师在沙坑内插一根约20cm长的树枝,学生依次进行完整练习,要求跃过树枝,教师旁边指导;
(4)教师拿掉树枝,在沙坑旁放置拉开的皮尺,并站在一旁逐个读出学生的跳远成绩。

你若是该教师,请提出改进方法。


参考解析

解析:改进方法:
①将全班学生分为4组,分别在两个沙坑进行练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②分组练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相互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改进方法,教师最后总结,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同能力的同学采取不同的跳跃高度,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自尊、自信。
④充分考虑教学的安全性。将20厘米树枝改为皮筋设置,不仅可以调整不同的高度,而且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练习的安全性。
⑤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读出学生跳远成绩的同时结合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进行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相关考题:

课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教学的任务分类,可以分为( )A.单一课单元课专题课综合课B.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C.讲授课演示课联系课复习课D.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实践课

请根据下面场地器材的情况,设计主要教材的教学流程。学生:高一(3)班,30人教材内容:蹲踞式起跑。本单元共3次课,本次课为第一次课器材:起跑器6个,口哨1个,8道次100m跑到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使用起泡器和蹲踞式起跑技术要求:(1)确定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 ? ? ? (2)利用提供的器材,写出基本部分的主要的教学流程、学法和组织形式。

某校初二(1) 班体育课, 男、 女生各 25 人, 教学内容为“蹲踞式跳远” 技术(如图 1)。 本单元共 4 个学时, 分 8 次课。 第 1 次课的内容为“腾空步”, 第 2 次课的内容为“助跑与起跳”。要求: 依照提供的表格样式, 请设计出第 2 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基本部分的教学步骤(不少于 4步)。

案例:某校初一(2)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熟悉蹲踞式跳远的基本规则及动作技术。 教学步骤:①上课。教师提问蹲踞式跳远的要点:蹲踞式跳远分几个技术环节?如何让自己跳得更远?②教师讲解规范姿势的重要性:一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二是为落地做积极的准备。③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观看并学习。④分组练习蹲踞式跳远。⑤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⑥集合进行集体讲评。⑦小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该教师是否能完成教学目标,为什么? (2)请根据材料指出该案例教学过程的优缺点。

高二(6)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挺身式跳远,教案准备部分的内容见下表。  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要求 本次课准备部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根据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或体验情境,并写出主教材教学过程。学情: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40名,该班文化课和体育课成绩总体较好教学内容:耐久跑,本单元共6次课,本次课为第2节课教学目标:通过情景教学,体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85%以上学生能找到合理的呼吸节奏,了解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并能在学练过程中一会到运动的乐趣,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场地:校园内,400米环形运动场。设计要求:(1)创设的情景要有主题。(2)创设情景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并结合该班学生的心理特点。(3)利用提供的场地(可自行加入相应的器材)设计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流程。

跳远是水平四学生重要的教学内容,下表是蹲踞式跳远五次课的单元教学计划,请针对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各设计出三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注: 请按照表格在答题卡上作答,此处作答不评分)

下表是初二年级排球“正面下手发球”4次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40人。教学条件:排球场2片,排球20个。请根据第1次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和组织要求。初二年级排球“正面下手发球”4次课的教学内容安排

某校高一(2)班排球选项课,教材内容为复习垫球技术,学习传球技术(见图1,2)。教学条件如下:场地、器材:排球场2块,排球40个。学生情况:女生40人,学生运动技能差异较大。要求:依据分层教学、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法的要求,按照提供的表格样式,设计本次课基本部分的教学步骤(不少于3步)、练习形式(每步骤不少于2种)和时间分配。

班级教学的主要特点有()。A以班为单位B学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C学生人数固定D每一课固定时间E课与课之间有休息

体育教育的媒介是()A、体育课B、标准范型C、场地器材D、教学方法

“文革”中,学校“军体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实际是以军训的内容代替了体育课。

在我*校体育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原有的普通体育课改为了专项体育课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教学形式?()A、专项提高课B、体育保健课C、体育选修课D、体育运动队训练

体育教案的主体部分就是体育课的各部分结构,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表述了一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内容。教案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书写。A、表格式B、条码式C、简略式D、案例式

体育课教学包括()两部分。

现代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解决()。A、“班”B、“课”C、“时”D、“级”E、“校”

体育课的教学类型有哪些?()A、理论课教学B、实践课教学C、电化教学课D、体育选修课

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专项提高课、选修课和体育保健课。

从教学内容的含量上来分,教学结课可分为()结课、全文结课和单元结课。A、阶段B、单节C、部分D、全部

体育课组织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注意什么?

案例:某校高一(2)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熟悉蹲踞式跳远的基本规则及动作技术。教学步骤:①上课。教师提问:蹲踞式跳远的要点,蹲踞式跳远分几个技术环节,如何让自己跳得更远?②教师讲解规范姿势的重要性:一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二是为落地做积极的准备。③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观看并学习。④分组练习蹲踞式跳远。⑤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⑥集合进行集体讲评。⑦小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请根据材料指出该案例教学过程的优缺点。

案例:某校高一(2)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熟悉蹲踞式跳远的基本规则及动作技术。教学步骤:①上课。教师提问:蹲踞式跳远的要点,蹲踞式跳远分几个技术环节,如何让自己跳得更远?②教师讲解规范姿势的重要性:一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二是为落地做积极的准备。③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观看并学习。④分组练习蹲踞式跳远。⑤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⑥集合进行集体讲评。⑦小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根据上述材料,该教师是否能完成教学目标?为什么?

多选题体育课的教学类型有哪些?()A理论课教学B实践课教学C电化教学课D体育选修课

判断题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专项提高课、选修课和体育保健课。A对B错

多选题在我*校体育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原有的普通体育课改为了专项体育课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教学形式?()A专项提高课B体育保健课C体育选修课D体育运动队训练

填空题“文革”中,学校“军体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实际是以军训的内容代替了体育课。

单选题体育教案的主体部分就是体育课的各部分结构,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表述了一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内容。教案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书写。A表格式B条码式C简略式D案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