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艾里克森把发展看做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
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果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像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他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做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关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死亡。
艾里克森把发展看做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考题: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 ( )A.新生论原理B.认知论原理C.道德论原理D.学习论原理

艾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生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论述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个阶段。A.3B.4C.6D.8

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的学者是(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C) 艾里克森 (D) 罗杰斯

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艾里克森D、罗杰斯

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艾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划分的阶段数为A.4B.5C.6D.8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理论。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论的是()A、弗洛伊德B、米德C、艾里克森D、霍华德·加德纳

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的阶段是()。A、婴儿前期B、婴儿后期C、幼儿期D、童年期

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论原则进行的。

艾里克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人格特征C、认知发展D、主动活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A、新生论原理B、认知论原理C、道德论原理D、学习论原理

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形成诚实品质的阶段是()。A、婴儿后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少年期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个阶段。A、3B、4C、6D、8

单选题艾里克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人格特征C认知发展D主动活动

单选题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A新生论原理B认知论原理C道德论原理D学习论原理

单选题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A三B四C五D八

问答题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

单选题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个阶段。A3B4C6D8

填空题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满足程度;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

问答题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理论。

单选题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形成诚实品质的阶段是()。A婴儿后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少年期

单选题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的阶段是()。A婴儿前期B婴儿后期C幼儿期D童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