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

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参考解析

解析:对两组数据的方差进行差异检验,就是探查两组数据的方差之比在1附近的波动情况,两组数据方差之比符合F分布'因此采用的是F检验。F等于两组方差之比,再通过查询F分布的统计表获得0.05水平上的F值,即可判断两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考题:

实验中,将一种实验因素先在甲组实验一个时期,后在乙组实验一个时期,将在甲组实验后的成绩与在乙组实验后的成绩相加,将甲组未施加实验因素的成绩与乙组未施加实验因素时的成绩相加;再将这两个成绩之和相比,以判定实验因素的效应.这种实验方法为().A.单组实验法B.等组实验法C.循环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

对研究中的随机分配被试,正确的叙述为A、允许被试自己选择处理组B、将每个被试分配到处理组时,都选择不同的方法C、所有被试都有相等的机会被分配到每一处理组D、控制组的被试不参加随机分配E、如果被试在某一特质上水平相当,他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以下哪些是相关样本t检验的不足和缺陷()。 A.不能有效控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B.使样本方差减小,不利于假设检验C.被试会有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D.被试会有延续效应E.有些实验难以设计重复测量

在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以分为()A、组内变异B、偶然因素变异C、组间变异D、实验误差变异E、被试变异

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的和方增加,那么()A、会减少组间方差B、会减少误差方差C、会使F值降低D、F值保持不变E、会使F值增加

进行方差分析时,字母K的含义是()A、每种实验条件中被试的个数B、实验中所有被试的个数C、某种实验条件的平均数D、实验条件的个数

在一项眼动研究中,呈现不同特征的人脸图片(正面、侧面;斜视、直视)来考察被试对这些图片的注视特点。每种实验条件单独为一个实验单元,每一实验单元包含64个试次,每个被试共完成256个试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一个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1.15),=20.598,p小于0.001;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为何种实验设计?说明这种设计的特点。(2)指出该研究中的因素和水平,以及使用的被试数量。(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和下图,说明所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中,全体考生的标准差为15,而某校60名考生的成绩的标准差为10,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校学生成绩的方差与全市学生成绩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

某研究中共有3组被试,每组12人,进行方差分析时,误差自由度为A.2B.11C.33D.35

某测验共有6个题目,50名被试在该测验各个题目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75、0.81、0.79、0.83、0.85、0.77,测验总分的方差是16.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测验的(2)某被试的测验总分为65,估计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 (3)如果要提高该测验的信度,可采用哪些方法?

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后,随机抽取男生35名,标准差为6,女生32名,标准差 为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次考试中男生和女生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X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

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A.24B.28C.30D.81

有14名智力水平相近的被试随机分配在三种不同的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主考提醒、挂钟提醒、自我提醒)下参加某一智力竞赛。表1为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回答正确的竞赛题目数,经检验方差齐性。附表为双侧检验时的F值表。 表1 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智力竞赛结果(1)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有何异同 (2)选择一种恰当的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参数检验,或使用克一瓦氏单因素检验,并对统计检验结果做出解释。(克一瓦氏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的公式:

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间差异增大,那么A.F值会变小B.F值保持不变C.组间方差会变小D.误差方差会变小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的和方增加(  )A.会减少组间方差B.会减少误差方差C.会使F值降低D.F值保持不变

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B.顺序误差C.练习与疲劳误差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

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各组被试人数相同,方差分析的总自由度为29,则该实验每组的被试数为A.8B.9C.10D.11

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计算F比率的分母是(  )A.实验误差,不包括被试间差异B.实验误差,包括被试间差异C.实验误差加上被试间差异D.处理内误差

某教育心理学家欲对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组成了三个教学班,三个班的前测成绩相同。然后分别用三种教学方法施教相同的时间,之后对三个教学班进行了标准化测试。现要考察三个教学班的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使用的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t检验D.方差分析

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学生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需要知道两组成绩的:()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

某60岁的城市居民做韦氏智力测验,其数字广度的粗分为11分,查得量表分为9分,年龄量表分为11分。对该被试在这一测试上的成绩评价正确的是()。A、高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高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B、高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低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C、低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高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D、低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低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

单选题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计算F比率的分母是(  )。A实验误差,不包括被试间误差B实验误差,包括被试间误差C实验误差加上被试间误差D处理内误差

单选题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单选题公式为:IQ=100+15(X-M)/S (X表示被试的智力测验成绩, M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的测验平均成绩,S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表明的智商测验类型为()A 年龄智商B 离差智商C 实际智商D 能力智商E 操作智商

单选题某60岁的城市居民做韦氏智力测验,其数字广度的粗分为11分,查得量表分为9分,年龄量表分为11分。对该被试在这一测试上的成绩评价正确的是()。A高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高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B高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低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C低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高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D低于被试总体平均成绩,低于被试同龄组平均成绩

单选题某班实行每周量化考核制,学期末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甲、乙两组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36,S2乙=30,则两组成绩的稳定性:(  ).A甲组比乙组的成绩稳定B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C甲、乙两组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