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一天,三岁的萨米走进幼儿园的积木区小组。“那是我们的指挥塔”,他指着一个书架的角落对万斯和琳内特说:“开始倒数”,萨米发出命令。他用一个小的木制积木假装对讲机,并对着它讲“5,6,2,4,1,发射!”琳内特让一个洋娃娃按一个假装的按钮,然后火箭就发射了。材料2: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在玩耍着: ①小明注视着另一些儿童玩玩具车、搭积木;②东东、壮壮、璐璐坐在一起,各自玩自己的玩具车、拼图; ③陈陈、安安各自玩积木,有时他们交换积木; ④琪琪、淘淘、超超一起玩拼图,他们轮流拼图片。(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材料1中萨米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2)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的看法。(3)根据帕顿的观点,材料2中的各组儿童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4)阐述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类型的观点。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一天,三岁的萨米走进幼儿园的积木区小组。“那是我们的指挥塔”,他指着一个书架的角落对万斯和琳内特说:“开始倒数”,萨米发出命令。他用一个小的木制积木假装对讲机,并对着它讲“5,6,2,4,1,发射!”琳内特让一个洋娃娃按一个假装的按钮,然后火箭就发射了。材料2:走进幼儿园,孩子们在玩耍着: ①小明注视着另一些儿童玩玩具车、搭积木;②东东、壮壮、璐璐坐在一起,各自玩自己的玩具车、拼图; ③陈陈、安安各自玩积木,有时他们交换积木; ④琪琪、淘淘、超超一起玩拼图,他们轮流拼图片。(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材料1中萨米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2)阐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的看法。(3)根据帕顿的观点,材料2中的各组儿童参与的游戏类型是什么?(4)阐述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类型的观点。


参考解析

解析:(1)萨米参与的游戏类型是假装游戏,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假装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2)皮亚杰关于儿童游戏发展阶段的看法: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将儿童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这是个体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也称感觉运动游戏和机能性游戏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和感觉来认识客观事物,游戏的动力在于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获得快感。儿童的游戏形式经常是反复性的动作,如绕着屋子里走或跑,反复地扔一个玩具等。②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儿童在这个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但不能完全依赖语言进行思维。主要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象征性游戏主要是能够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境或行动,将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如扮过家家、扮医生等。 ③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当儿童的思维发展达到能破除“自我中心化”后,即儿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时,就能学会用别人的观点来校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儿童在同伴之间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 (3)根据帕顿的观点:①小明参与的游戏类型是:无所事事的行为。 ②东东、壮壮、璐璐参与的游戏类型是:平行游戏。 ③陈陈、安安参与的游戏类型是:同伴游戏。④琪琪、淘淘、超超参与的游戏类型是:合作游戏。(4)帕顿关于儿童游戏类型的观点:帕顿将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交往程度分为六个水平:①无所事事的行为:指的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在一边发呆、乱跑、来回走动,对其他小朋友游戏不感兴趣。幼儿经常会发生,每个年龄段都有,而年龄越小越多些。②旁观行为:儿童长时间地站在游戏活动以外,看别人游戏,自己不参与游戏过程。2-3岁较多,但不是儿童游戏的主流,一般发生在幼儿对新情境的适应时。如幼儿园中初入园的儿童身上发生较多些。 ③独自游戏:指儿童独自一个人玩,对别人的游戏不感兴趣。主要发生在2-3岁前。 ④平行游戏:儿童与其他人一起玩相同或相似的玩具或游戏方式。但相互之间不联系,也不相互影响。这一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地游戏。2-4岁间幼儿这种游戏达到高峰。⑤同伴游戏:是指幼儿能在一起玩,也会互借玩具,但没有合作,也没有游戏目标,没有规则的游戏,各自按自己愿望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交谈,但是属于各人说各人的话,互不搭界。是一种缺乏共同组织的游戏。4岁以上达到高峰。⑥合作游戏:是指有组织、有规则,甚至有领袖的共同游戏活动。游戏有共同的目标。如幼儿园中的分组游戏,或者对抗类游戏,下棋等都是合作游戏。5岁以后儿童形成合作游戏。 皮亚杰是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对儿童游戏类型的发展进行研究的,而帕顿则是从社会交往程度的角度探索儿童游戏的各种水平。

相关考题:

壮壮上幼儿园大班,是全园的“新闻人物”。壮壮在游戏中捣乱,受到老师教育后,随便坐在一张小椅子上,旁边一个小朋友走过来说:“这是我的小椅子!”说完,就要搬走自己的小椅子,壮壮站起来就猛地一推,把小朋友推到了地上。游戏中,壮壮搭了一架漂亮的飞机,兴高采烈地向小伙伴炫耀,不小心被小朋友碰到散了架,立刻嚎啕大哭起来,还用拳头在小朋友身上捶打着。玩积塑片时,他在搭建吊车的过程中发现缺少一片红色的。正巧,邻座手上拿了一个,壮壮什么也不说,就从别人手上抢过那片红色的积塑片。课间休息时,老师让大家上厕所,只见壮壮像和谁赛跑一样飞地直冲厕所,冲到离厕所走得最近的小朋友身边,对着他的背就一掌打下去,动作很快,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请根据材料判断,壮壮的表现属于何种问题行为?造成这种问题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请制定矫治的策略。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下面的案例加以分析。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岁的萱萱,长着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脑袋,一看就招人喜欢。然而,到幼儿园里没有几天,老师就发现萱萱特别好动,她所进行的活动都很短暂,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换,如在活动室里,她几乎每分钟都在改变活动,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玩小汽车,一会儿玩拼图,更加让老师担心的是,稍不注意她就会爬上窗台往外看,还会袭击其他小伙伴……问题:结合以上案例,分析为什么萱萱会有以上的行为表现。针对此类儿童,幼儿教师应如何教育?

强强是4岁幼儿,他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要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

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问题1][简答题]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下面的案例加以分析。收藏本题

健健是孙老师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一天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搭积木,健健刚玩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什么,便要去给别人捣乱。这个时候,孙老师最恰当的做法是(  )。A.指责健健不应打扰别人,让健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B.告知健健不喜欢搭积木可以做别的事情,但是不能打扰别人‘C.对于健健的行为不予理睬,指导其他同学搭积木D.向健健提出一些关于搭积木的想法,和他一起玩

小二班有个叫涛涛的孩子,因为有全家人的宠爱,自己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碰,还很任性。一天,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涛涛想去搭积木,可是建构区里已经挤了很多孩子,涛涛不管那么多,拼命往里挤,边挤边推正在堆积木的幼儿,嘴里还嚷嚷:你们让开,我先玩。看见没有人让自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个过程被李老师看在眼里,李老师走过去将涛涛扶起来,说:“涛涛,你继续哭的话,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你都玩不到的,不如我们先到别的地方玩,等一会儿再回来搭积木。”涛涛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跟李老师走到另一个活动区玩起了拼图,一会儿就搭起小花来,涛涛开心的笑了。李老师趁机说:“我们能不能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拼出更有趣的图案呢?”涛涛点点头,高兴地跑去找小朋友了。 之后,李老师有意引导涛涛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慢慢地,涛涛不在只顾自己的感受,也能与同伴分享玩具。 问题: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幼儿园刘老师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一天,由于有急事,刘老师将准备要扔到垃圾桶的废纸,随手扔在了幼儿园的花圃旁。刘老师的这一行为正好被琳琳发现,琳琳带着疑惑的眼神望了老师很久。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找刘老师打小报告,说琳琳随地乱扔废纸。刘老师把琳琳叫到办公室,问琳琳为什么不注意爱护校园卫生,没想到琳琳的回答让刘老师无言以对。琳琳说:“有一天,我看到老师您把纸扔在了花圃旁边,我以为那里是可以扔的,不叫破坏环境。”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行为。(14分)

幼儿园刘老师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一天,由于有急事,刘老师将准备要扔到垃圾桶的废纸,随手扔在了幼儿园的花圃旁。刘老师的这一行为正好被琳琳发现,琳琳带着疑惑的眼神望了老师很久。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找刘老师打小报告,说琳琳随地乱扔废纸。刘老师把琳琳叫到办公室,问琳琳为什么不注意爱护校园卫生,没想到琳琳的回答让刘老师无言以对。琳琳说:一天,我看到老师您把纸扔在了花圃旁边,我以为那里是可以扔的,不叫破坏环境。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刘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项内容。

幼儿园刘老师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一天,由于有急事,刘老师将准备要扔到垃圾桶的废纸,随手扔在了幼儿园的花圃旁。刘老师的这一行为正好被琳琳发现,琳琳带着疑惑的眼神望了老师很久。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找刘老师打小报告,说琳琳随地乱扔废纸。刘老师把琳琳叫到办公室,问琳琳为什么不注意爱护校园卫生,没想到琳琳的回答让刘老师无言以对。琳琳说:一天,我看到老师您把纸扔在了花圃旁边.我以为那里是可以扔的,不叫破坏环境。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刘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项内容。

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那么种子发芽需不需要阳光呢?小璐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想来验证一下。 小璐是这样做的: 准备材料:两个同样的杯子、一些黄豆、一个黑色盒子、水 实验步骤: ①先往两个杯子里放一张吸水的草纸或碎棉布,然后各放入6颗黄豆种子。 ②往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保持种子潮湿,水不要没过黄豆种子。 ③把其中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另一个杯子用黑色盒子罩起来。 实验结果:过一两天,两只杯子里的黄豆都发芽了。请根据小璐所做的实验,为该实验得出一个结论来。

小璐和小诺乘公交车到爷爷家去玩。车里的人不多,两个人都有座位,车窗是关闭的。小诺带了一个小足球放在地上,小璐带着一个氢气球,氢气球的绳子握在手里,避免让氢气球碰到车顶和车窗。汽车突然启动向前行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小璐和小诺的身子不由自主往后倾B、小璐和小诺的身子不由自主往前倒C、小璐和小诺没有什么感觉,稳稳地坐在座位上

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下面哪几个事例是否都表明发生了学习:()A、一个幼儿搭积木,刚开始积木老是倒下,几经尝试后,他终于成功把积木搭起来B、一个婴儿想往往椅子上爬,他一次又一次抬起脚尝试登上椅子C、一个幼儿看到成人摘公园里的花,他也模仿着摘花D、一个幼儿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走过来,感到恐惧

搭积木的时候,老师嫌弃一个小朋友搭积木太慢了,老拖后腿,你怎么看?

强强是个4岁的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当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问题: 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问答题幼儿园刘老师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一天,由于有急事,刘老师将准备要扔到垃圾桶的废纸,随手扔在了幼儿园的花圃旁。刘老师的这一行为正好被琳琳发现,琳琳带着疑惑的眼神望了老师很久。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找刘老师打小报告,说琳琳随地乱扔废纸。刘老师把琳琳叫到办公室,问琳琳为什么不注意爱护校园卫生,没想到琳琳的回答让刘老师无言以对。琳琳说:一天,我看到老师您把纸扔在了花圃旁边.我以为那里是可以扔的,不叫破坏环境。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刘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项内容。

问答题壮壮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照顾他的责任就留给了爷爷奶奶,奶奶对其十分溺爱,导致壮壮性格十分孤僻。上课的第一天就面无表情,生活中经常骂奶奶,打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并认为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关心都是理所当然的。为了不上幼儿园,他骗奶奶说肚子疼。不听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劝告和教导。问题:阐述壮壮的问题并找出矫正的方法。

问答题一天早上,约翰的计划是在积木区搭一个加油站。他用积木先搭了一辆汽车,然后在周围找方向盘。忽然他不想找了,看起来想放弃原来的计划,这时教师走了过来。“你能用什么东西来做方向盘呢?”“它必须像这样(约翰用手比划着方向盘的转动)。”“它必须能转动,对吧。”他们一起在教室里找。对约翰来说,一块圆柱形积木是不能充当方向盘的,因为不符合他给方向盘留的空间位置。“用什么东西刚好能装进去呢?”“娃娃家区的扫帚!”约翰很实际地说:“但还需要有一个圆盘。”他们又继续寻找。他们能找到的圆的东西是一个纸盘子。“你怎么能把它装上去呢?”“我知道,中间打一个洞。”在教师的协助下,约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计划,并邀请许多小朋友来坐他的汽车。请结合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教师观。

问答题强强是个4岁的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当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问题: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单选题健健是孙老师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一天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搭积木,健健刚玩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什么,便要去给别人捣乱。这个时候,孙老师最恰当的做法是( )。A指责健健不应打扰别人,让健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B告知健健不喜欢搭积木可以做别的事情,但是不能打扰别人C对于健健的行为不予理睬,指导其他同学搭积木D向健健提出一些关于搭积木的想法,和他一起玩

问答题搭积木的时候,老师嫌弃一个小朋友搭积木太慢了,老拖后腿,你怎么看?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幺……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问题: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

问答题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下面的案例加以分析。  强强是4岁幼儿,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小亮3岁半,在幼儿园里,他很喜欢搭积木,每当有人问谁搭得漂亮时,他总是说自己搭得好,而事实并非如此。问题: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问答题材料:小二班有个叫涛涛的孩子,因为有全家人的宠爱,自己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碰,还很任性。一天,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涛涛想去搭积木,可是建构区里已经挤了很多孩子,涛涛不管那么多,拼命往里挤,边挤边推正在堆积木的幼儿,嘴里还嚷嚷:你们让开,我先玩。看见没有人让自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个过程被李老师看在眼里,李老师走过去将涛涛扶起来,说:“涛涛,你继续哭的话,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你都玩不到的,不如我们先到别的地方玩,等一会儿再回来搭积木。”涛涛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跟李老师走到另一个活动区玩起了拼图,一会儿就拼出了小花来,涛涛开心的笑了。李老师趁机说:“我们能不能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拼出更有趣的图案呢?”涛涛点点头,高兴地跑去找小朋友了。之后,李老师有意引导涛涛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慢慢地,涛涛不再只顾自己的感受,也能与同伴分享玩具了。问题: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