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的相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述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的相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解析

解析:(1)相关内容。 ①批判传统课程。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杜威指出,把那些“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将儿童统一而完整的生活经验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阻滞了儿童的生长。 ②教材心理学化。他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教材心理化”,儿童获取的知识应当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③从做中学。对于教学和课程,杜威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他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杜威认为,应为学生提供“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在“做”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现实意义。 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注重学生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同时,杜威强调的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是有启发和进步意义的,这与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但是,杜威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因此,我们在实际的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将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保证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以活动课程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考题: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论述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杜威强调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

试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阶段论

试分析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的课程理论的异同。

论述杜威的教学论。

试论述杜威教育本质论。

分析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简述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活动课程论”的观点。

论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观点。

论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论述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任务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及其特点和相互关系。

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形式主义课程论。

主张“名著课程和教材”的学派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B、要素主义课程论C、永恒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E、存在主义课程论F、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是哪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A、综合课程论B、实用主义课程论C、学科课程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单选题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

问答题论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单选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内容是()。A化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B化学教材及其实施C化学教学设计及其实施D化学实验及其实施

判断题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形式主义课程论。A对B错

填空题杜威在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消解了传统教育中课程与()的僵硬对立,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的内在连续性,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二个内涵是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杜威通过“()”而具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

问答题论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观点。

单选题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A“教师中心论”B“教材中心论”C“课堂中心论”D“儿童中心论”

单选题主张“名著课程和教材”的学派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B要素主义课程论C永恒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E存在主义课程论F后现代主义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