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元。A:119B:-456C:-729D:267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元。

A:119
B:-456
C:-729
D:267

参考解析

解析:成本改进期望值=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4500*0.238-1800=-729(元)。

相关考题:

某零部件功能评分值为105,目前单件成本14.75元,功能评价值7.33,则该零部件改善幅度为( )。A.-97.67B.97.67C.7.42D.-7.42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 )元。A.119B.-456C.-729D.267

价值工程是许多企业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价值工程的目标是(41),价值工程中产品价值的含义是(42),而价值工程的核心是(43)。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零部件有6个,现在成本为2000元。用相对值的功能评价法,列出产品价值分析如表16-5所示。现打算把该产品成本降为1600元,若按功能系数来分配各零部件的新成本,则降低成本最多的零部件是(44),而零部件H应降低成本为(45)。A.分析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B.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C.寻求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最优结合D.提高产品功能,满足用户需要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由6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指数为0.19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 )。A.0.836B.0.968C.1.080D.1.091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它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14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  )。 A. 0.628 B. 0.880 C. 1.400 D. 1.591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 )元。A.119B.456C.-729D.267

通过实际调查,具有某项功能的所有产品的最低成本线是C=1+0.6P。已知该企业该项产品功能水平P=5,实际成本为8元,则其产品功能价值的系数为( )。A. 0.86B. 0.83C. 0.50D. 0.47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由六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21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 )。A.0.836B.0.908C.1.193D.1.237

某一价值工程对象的整体功能成本为3000元,其中某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2,其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部件功能成本改进的期望值是( )元。A.-160B.-200C.-400D.-600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32,若现实成本为9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A.260B.310C.330D.340

某产品有四个零部件,可以实现五项功能,这五项功能的重要程度比为:F1:F2:F3:F4:F5=3:1:4:2:6。该产品的目前成本为24元,成本在各项功能之间的比例分摊见下表。 若该产品目标成本为20元,则成本降低幅度最大的功能及其成本降低幅度分别为( )。 A.F1,2.65元B.F5,6.8元C.F2,2元D.F1,3.75元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8000元,它由8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960元,功能指数为0.19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A:1168B:1.280C:1.583D:1.836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0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元。A:119B:-456C:-729D:267

企业生产C产品需要某零部件8万件。该零部件可外购,也可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的外购价格为200元/件。假定生产该零部件的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零部件生产的成本数据如下:  要求: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对C产品所需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进行决策。

采用强制确定法进行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时,若某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0.6,则()。A、该零部件可不作为重点改进对象B、该零部件应作为价值分析的重点对象C、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高,而相应的成本比例较低D、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低,而相应的成本比例较高E、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与所花费成本比例是相称的

已知某产品去年的单位成本为120元,经过技术改造,今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为108元,则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为()。

若某个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为1.6,则我们对其功能与成本协调情况的评价是()A、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高B、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低C、该零部件的陈本水平与其功能大体相当D、根据该数值无法判断其成本与功能的关系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32,若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A、160B、210C、230D、240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单选题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它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14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  )。[2018年真题]A0.628B0.880C1.400D1.591

单选题某企业通过调查,发现实现某项功能的最低生产成本线是C=A+P,而目前该企业的产品能够实现该项功能的水平为P=6,其产品的实际成本为20元,则该企业产品的价值系数为()。A0.3B0.5C1.0D1.5

单选题某零部件功能评分值为105,目前单件成本14.75元,功能评价值7.33,则该零部件成本降低幅度为()。A14.75B97.67C90.25D7.42

单选题若某个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为1.6,则我们对其功能与成本协调情况的评价是()A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高B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低C该零部件的陈本水平与其功能大体相当D根据该数值无法判断其成本与功能的关系

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13年单位产品计划成本为1000元,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为950元,则甲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为(),A5.26%B5%C-5%D-5.26%

单选题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4,若现实成本为6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A160B200C230D240

单选题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由6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指数为0.19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A0.836B0.96C1.080D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