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他校法主要用于(  )。[2006年真题]A校是非B校异同C校优劣D校体例

单选题
他校法主要用于(  )。[2006年真题]
A

校是非

B

校异同

C

校优劣

D

校体例


参考解析

解析:
他校法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包括工具书和各类法规、标准、规范)来判断正误的校对方法。他校法主要用于校是非。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判断原稿内容是否正确;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

相关考题:

( )通常用于校对古籍类、科技类书刊,解决引文、数据、习语、术语、公式、日期之类的问题。A.本校法B.理校法C.他校法D.对校法

他校法主要用于( )。A.校是非B.校异同C.校优劣D.校体例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 )等。A.比校法B.本校法C.理校法D.顺校法E.他校法

他校法

他校法主要用于()A、校是非B、校异同C、校优劣D、校体例

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A、对校法B、他校法C、文物校书法D、理校法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等。A、比校法B、本校法C、理校法D、顺校法E、他校法

单选题主要用于校异同的校对方法是( )。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单选题校对时核对目录与正文标题是否统一,属于(  )。[2017年真题]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单选题某书校样多次出现古职官名“提点刑狱”,但前后写法有“提点刑狱”“指点刑狱”“提典刑狱”,校对对此提出疑问,这是采用了(  )。[2016年真题]A折校法B点校法C他校法D本校法

多选题校对的基本方法有()等。A比校法B本校法C理校法D顺校法E他校法

单选题关于对校法具体操作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A点校一般适用于改动较大或者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原稿B折校是最为常用的对校法C通读付印样时,必须用折校法,不能用点校法D折校时既可折原稿,也可折校样

多选题关于校样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1年中级真题]A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B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C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D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E通读过程中,有时需要查核原稿

多选题下列关于对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6年真题]A须依据原稿比照校样进行校对B以原稿前后互证订正讹误C有点校、折校、读校、倒校几种具体方式D主要用于校是非E应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

单选题关于对校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A对校法有折校、点校、本校等具体操作方式B折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少的原稿C由于折校法是一目两行地校对,形似字的错误容易被忽略D点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大的原稿

单选题若原稿的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不同,最好采用(  )法校对。[2010年真题]A点校B倒校C折校D理校

单选题在校对时,使用《现代汉语词典》校正原稿用字用词错误属于(  )。[2012年真题]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多选题关于对校法,说法正确的有(  )。[2017年真题]A对校法有折校、点校、本校等具体操作方式B折校法适用于原稿改动较少的情况C折校法是一目两行地校对,便于校是非D点校法是先看原稿,后看校样E点校法适用于原稿改动量较大的情况

多选题校对的基本方法有(  )等。[2014年真题]A比校法B本校法C理校法D顺校法E他校法

名词解释题他校法

单选题关于对校法,说法错误的是(  )。A点校法便于看清原稿上的各种修改和标注B折校法以核对文字为主,不利于校是非C有时着重号、专名号容易导致漏校D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主要用于校异同

单选题通过稿件中前后、左右内容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讹误的校对方法是(  )。[2010年真题]A对校法B本校法C读校法D他校法

单选题下列哪种校对方法主要用于校是非( )。A点校法B读校法C理校法D折校法

单选题他校法主要用于()A校是非B校异同C校优劣D校体例

单选题主要用于校异同的校对方法是(  )。[2015年真题]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单选题在发现原稿有矛盾而又无文献可供参照时,校对者进行判断只能用(  )。[2009年真题]A读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多选题某文稿正文写着“公元756年,四川发生大地”,而文末注写着“天宝十五年,帝奔蜀,川中大震”。校对员据此质疑“四川发生大地”漏“震”字。他运用的校对方法有(  )。[2004年真题]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E读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