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中,表明杀灭效果合格的评价标准是每个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应为()A≥1.00B≥2.00C≥3.0D≥4.00E≥5.00

单选题
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中,表明杀灭效果合格的评价标准是每个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应为()
A

≥1.00

B

≥2.00

C

≥3.0

D

≥4.00

E

≥5.0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空气消毒现场试验因现场环境条件变化较多,难以统一,无法测定准确的自然沉降率,故评价指标为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相对杀灭率D、相对沉降率E、消亡率

评价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时,判为有中度影响的是A、该组第1~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合格B、该组第2~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C、该组第3~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D、该组只有第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E、全部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不合格

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中,表明杀灭效果合格的评价标准是每个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应为A、≥1.00B、≥2.00C、≥3.0D、≥4.00E、≥5.00

下列指标中,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合适的是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抑菌率(%)D、抑菌环直径(cm)E、清除率(%)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A、99.99%B、90.00%C、99.90%D、100%E、99.00%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消毒后效果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A、物表消毒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B、物表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C、消毒后空气中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D、消毒后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评价中消毒产品试验结果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下列哪几项符合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 )A.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杀灭对数值≥5.00,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病毒的灭活对数值≥4.00 B载体定量试验和载体流动浸泡试验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4.00。载体定性试验时,各种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沙B.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4.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C.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

检测报告要求试验组应列出其杀灭对数值,杀灭效果合格时,杀灭对数值无须列出具体数值,用———————————— 表示;当杀灭对数值小于某一规定值时,则应列出————————————。

下列关于定量杀菌试验的评价规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B.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C.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D.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E.对载体浸泡定性灭菌试验,5次试验所有作用时间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黑曲霉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A.1×107~5×107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5.00B.1×107~5×107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C.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4.00D.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3.00E.5×105~5×106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下列关于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B.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C.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D.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3.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E.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载体法,铜绿假单胞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A、1×107~5×107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5.00B、1×107~5×107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C、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4.00D、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3.00E、5×105~5×106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评价消毒剂效果时,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重复试验3次,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可判定为消毒合格。A、1.00B、3.00C、4.00D、5.00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合适的是()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抑菌率(%)D抑菌环直径(cm)E清除率(%)

单选题下列关于定量杀菌试验的评价规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B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C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D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E对载体浸泡定性灭菌试验,5次试验所有作用时间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单选题假设在微生物的杀灭试验中,对照组活菌浓度为2×106,消毒试验组活菌浓度为2×102,则杀灭对数值为(  )。A4.00B5.00C3.00D2.00E6.00

单选题评价消毒剂效果时,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重复试验3次,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可判定为消毒合格。A1.00B3.00C4.00D5.00

单选题下列关于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B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C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D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3.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E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单选题空气消毒现场试验因现场环境条件变化较多,难以统一,无法测定准确的自然沉降率,故评价指标为()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相对杀灭率D相对沉降率E消亡率

单选题评价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时,判为有中度影响的是()A该组第1~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合格B该组第2~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C该组第3~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D该组只有第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E全部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不合格

单选题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单选题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A1×107~5×107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5.00B1×107~5×107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C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4.00D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3.00E5×105~5×106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单选题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A1×107~5×107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5.00B1×107~5×107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C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4.00D1×106~5×106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3.00E5×105~5×106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单选题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