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单选题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
A

99.99%

B

90.00%

C

99.90%

D

100.00%

E

99.00%


参考解析

解析: 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99.00%。

相关考题:

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中,表明杀灭效果合格的评价标准是每个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应为A、≥1.00B、≥2.00C、≥3.0D、≥4.00E、≥5.00

下列指标中,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合适的是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抑菌率(%)D、抑菌环直径(cm)E、清除率(%)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A、99.99%B、90.00%C、99.90%D、100%E、99.00%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消毒剂为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D、广谱消毒剂E、灭菌剂

下列对消毒剂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水平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芽孢和结核杆菌、真菌病毒等,可采用拖地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B、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影响很大,消毒前应尽可能清洁有机物。C、季铵盐类消毒剂一般是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采用擦拭拖地的方式消毒,可与肥皂、洗衣粉等合用,效果更好D、碘伏和醇类属于中效消毒剂,主要采用擦拭的方式消毒。E、消毒湿巾遇到污染或擦拭时无水迹应丢弃

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消毒后效果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A、物表消毒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B、物表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C、消毒后空气中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D、消毒后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A.99.999%B.99.99%C.99.9%D.99%E.90%

消毒剂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剂对革兰阴性菌的杀灭效果较革兰阳性菌好B、同一消毒剂不同浓度,消毒效果不一样C、70%酒精可杀死细菌繁殖体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很大E、需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下列关于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B.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C.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D.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3.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E.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消毒剂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剂对革兰阴性菌的杀灭效果较革兰阳性菌好B.同一消毒剂不同浓度,消毒效果不一样C.70%酒精可杀死细菌繁殖体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很大E.需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可评为消毒合格时数值是()。A、99.99%B、90.00%C、99.90%D、100.00%E、99.00%

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A、99.999%B、99.99%C、99.9%D、99%E、90%

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消毒剂为()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

评价消毒剂效果时,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重复试验3次,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可判定为消毒合格。A、1.00B、3.00C、4.00D、5.00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合适的是()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抑菌率(%)D抑菌环直径(cm)E清除率(%)

单选题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消毒剂为()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D广谱消毒剂E灭菌剂

单选题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A99.999%B99.99%C99.9%D99%E90%

单选题评价消毒剂效果时,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重复试验3次,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可判定为消毒合格。A1.00B3.00C4.00D5.00

单选题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中,表明杀灭效果合格的评价标准是每个样本的杀灭对数值应为()A≥1.00B≥2.00C≥3.0D≥4.00E≥5.00

单选题消毒剂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剂对革兰阴性菌的杀灭效果较革兰阳性菌好B同一消毒剂不同浓度,消毒效果不一样C70%酒精可杀死细菌繁殖体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很大E需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单选题下列关于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B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C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D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3.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E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单选题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单选题消毒剂在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中通常所用受试物是()。A消毒剂的最高使用浓度B消毒剂的最低使用浓度C对皮肤、黏膜消毒时的应用浓度D消毒剂的最低使用浓度的5倍。使用原形(原液)对皮肤、黏膜进行消毒的消毒剂,则采用消毒剂原形E皮肤、黏膜消毒时的应用浓度的5倍。使用原形(原液)对皮肤、黏膜进行消毒的消毒剂,则采用消毒剂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