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两个普通平键时,为使轴与轮毂对中良好,两键通常布置成()。A、相隔180°B、相隔120°~130°C、相隔90°D、在轴的同一目线上

采用两个普通平键时,为使轴与轮毂对中良好,两键通常布置成()。

  • A、相隔180°
  • B、相隔120°~130°
  • C、相隔90°
  • D、在轴的同一目线上

相关考题:

普通平键连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在周向相隔() 度。

传动扭矩的普通平键或半园键二侧与轴槽和轮毂均采用()配合。A、间隙B、过盈C、过度

锥形轴端与轮毂的周向联接常采用 ()联接A、普通平键B、楔键C、切向键D、半圆键

普通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A、键的剪切强度B、轮毂工作部位的剪切强度C、轴工作部分的剪切强度D、轮毂工作表面或键或轴的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普通平键或半圆键与轴槽和轮毂槽均采用()连接。

松键连接时,普通平键或()与轴槽和轮毂均采用静连接。A、半圆键B、花键C、导向键D、圆键

在平键连接中,当轮毂需要在轴上沿轴向移动时可采用()连接。

()工作面是两键沿斜面拼合后相互平行的两个窄面,靠工作面上挤压和轴与轮毂的摩擦力传递转矩。A、楔键B、平键C、半圆键D、切向键

平键或半圆键与轴槽侧面和轮毂槽侧面均采用间隙配合。

某一频繁结合与分离的滑块联轴器中,可动半联轴器与轴的联接采用导向平键,对该键联接进行计算时通常主要应考虑()A、挤压强度B、弯曲强度C、轮毂的剪切强度D、工作面的压力

()联接中,键能在轴槽中摆动,以自动适应毂槽底面,装配方便,尤其适用于锥形轴与轮毂的联接A、普通平键B、半圆键C、花键D、楔键

键是连接件,用以连接轴与齿轮等轮毂,并传递扭矩。其中()应用最为广泛。A、普通平键B、半圆键C、导向平键D、楔键

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工作时靠轴、键和轮毂间的().

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B、120°C、135°D、180°

普通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A、键、轮毂、轴三者中最弱者的挤压强度B、键的抗剪强度C、轮毂的挤压强度D、键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设计普通平键连接时,键的b╳h通常的选择依据是()A、传递转矩的大小B、传递功率的大小C、轮毂的长度D、轴的直径

当正常工作时,轴与轮毂之间有较长距离的相对移动,这时以采用()连接为宜。A、普通平键B、半圆平键C、滑键D、切向键

当采用两个楔键传递周向载荷时,应使两键布置在沿周向相隔()的位置,在强度校核只按()个键计算。

半圆键联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布置。

采用两个普通平键时,为使轴与轮縠对中良好,两键通常布置成相隔180 °。

标准普通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A、键、轮毂和轴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B、轴、轮毂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C、键、轴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D、键、轮毂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

平键或半园键与轴槽侧面和轮毂槽侧面均采用间隙配合。

填空题普通平键连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在周向相隔()度。

判断题普通平键用于轴、孔连接时,键的顶面与轮毂中的键槽应有间隙,要画两条线。A对B错

单选题锥形轴端与轮毂的周向联接常采用 ()联接A普通平键B楔键C切向键D半圆键

单选题普通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A键的剪切强度B轮毂工作部位的剪切强度C轴工作部分的剪切强度D轮毂工作表面或键或轴的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单选题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B120°C135°D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