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在氢气升压气密过程中,反应器入口温度不准超过()℃A、150B、200C、250D、300

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在氢气升压气密过程中,反应器入口温度不准超过()℃

  • A、150
  • B、200
  • C、250
  • D、300

相关考题:

如发现加氢原料带水严重时,装置需要切断原料改循环流程,另外还须()。 A、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B、降反应器入口温度C、降低反应压力

预加氢装置开工升温过程中,预加氢反应系统恒温热紧的温度是()。 A、120℃B、150℃C、250℃D、300℃

甲烷化反应器出口氢气经分离罐除去大部分水后,一般可送往()。A、汽油加氢装置B、碳二加氢反应器C、碳三加氢反应器D、氢气压缩机作密封气

对于加氢反应器还存在回火脆性问题,当操作温度在()℃范围,金属在冷却后脆性增加,因此在再次升压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则,300×104吨/年直馏柴油加氢装置要求的最小升压温度为℃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一旦床层温升超过25℃,则应采取()等适当的措施。A、降低注硫量B、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C、打冷氢D、停止注硫

加氢装置催化剂再生时,温升的计算方法是()。A、床层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B、床层最高温度减入口温度C、反应器入口温度减出口温度D、反应器平均温度减入口温度

加氢装置开工过程中,在氢气升压气密过程中,内操作员应控制反应器入口温度不准超过()℃A、150B、200C、250D300

加氢裂化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引入开工油时,反应器床层温度必须控制在150℃以下

多年的实践证明,加氢裂化装置在()过程中较易发生各类事故。A、停工B、检修C、气密D、开工E、以上答案都不对

加氢尾气氢气含量偏小最简单的调节方法是()。A、降低装置处理量B、降低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C、增加氢气流量D、提高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

斯科特尾气氢气含量偏小最简单的调节方法是()。A、降低装置处理量B、降低斯科特反应器入口温度C、增加氢气流量D、提高斯科特反应器入口温度

装置返氢位置在()A、压机入口B、中变反应器入口C、加氢反应器入口D、脱硫槽入口

在反再系统开工气密过程中,反再系统升压用()控制,将压力升压至()。

多年的实践证明,加氢裂化装置在()过程中较易发生各类事故。A、停工B、检修C、气密D、开工

关于反应系统急冷氢试验条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反应器内构件安装完毕,未装催化剂B、系统氢气气密合格,氢气纯度80%C、反应器入口温度控制在150℃D、控制床层任一点温度不大于230℃

加氢装置在硫化过程中,循环氢中未检测出硫化氢之前,反应器任一点的温度不得超过230℃的目的是防止DMDS(二甲基二硫)分解。

当加氢装置外来新氢中断后,会导致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下降。

加氢装置原料油泵自停时,反应器入口温度将上升。

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再生系统气密采用的介质有()。A、氢气B、空气C、氮气D、蒸汽

加氢系统在开工进行气密过程中,开始进行气密采用的介质是()。A、空气B、氢气C、瓦斯气D、氮气

装置开工过程中,反应系统气密的介质有()。A、氢气B、氮气C、空气D、瓦斯气

关于催化剂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升温速度,防止反应器入口温度上升过快,而床层温度过低,造成反应器上部水汽化而又在反应器下部冷凝的现象B、升压或泄压速度严格按标准进行,气密实验压力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压力进行,不得超压C、反应系统升温过程中,热高分底部要间断排放,避免底部温度升温过慢D、发现漏点,不需要处理

加氢反应器检修后在投入运行前要经过()。A、氮气气密试验B、内部质量检查C、氢气气密试验D、水压强度试验

加氢裂化催化剂钝化过程中,在氨穿透反应器前精制反应器入口温度应不大于()。A、205℃B、210℃C、220℃D、230℃

加氢裂化装置停工时,需要进行热氢气提,热氢气提的操作条件为()。A、裂化反应器出口压力降到15.0MPa(表)B、反应器入口温度升到400℃,并保持此温度24hC、循环氢以最大流率循环,并保持浓度在80%(V)以上D、全开各路急冷氢阀

装置停工时,煤柴油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93℃时,反应器入口压力不能高于()MPa。蜡油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150℃时,反应器入口压力不能高于()MPa。

甲烷化反应器出口氢气经干燥器干燥后一般送往()。A、碳二加氢反应器B、碳三加氢反应器C、汽油加氢装置反应器D、作为氢气产品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