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油出口温度以控制在()℃为基准。A、40—45B、45—50C、50—55D、55—60

冷油出口温度以控制在()℃为基准。

  • A、40—45
  • B、45—50
  • C、50—55
  • D、55—60

相关考题:

工段单台煤气初冷器的换热面积为()m2,初冷器出口煤气集合温度控制在()℃,初冷器阻力()。

出口到欧洲或从欧洲出口的石油一般选用Brent为基准油。()

以水或盐水为载冷剂时,取蒸发温度比载冷剂出口温度低()。A.2℃至4℃B.4℃至6℃C.5℃至10℃

油冷器冷却水量以保证冷后温度为()℃为好。A、35~45B、15~20C、20~30D、50~60

冷油器出口油温度正常应维持在()℃,允许正负偏差()℃。

管式炉富油出口温度控制在多少为宜?为什么?

合成机组排汽压力高报警(),排气温度高报警();油冷器出口温度高报警()。

假设裂解炉投油量、辐射段出口温度(COT)及急冷器出口的温度均保持不变,从运行初期(SOR)到运行末期(EOR),急冷器急冷油的喷淋量也应该不变。

下列表述中,可以判断为甩油冷却器堵塞的是()。A、甩油泵出口压力上升,甩油冷却器出口温度低B、甩油泵出口压力下降,甩油冷却器出口温度高C、甩油泵出口压力上升,甩油冷却器出口温度高D、甩油泵出口压力下降,甩油冷却器出口温度低

简述为何将抽余液塔顶空冷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5~108℃的?

控制未转化油空冷器出口温度意义何在?

分馏系统降温速率以()为基准。A、炉管温度B、塔底温度C、炉膛温度D、加热炉炉出口温度

初冷器后的煤气集合温度应控制在20--30℃,每台初冷器出口煤气温度差应不大于()。A、5℃B、8℃C、10℃

空冷风机停运时,()。A、空冷出口温度升高B、空冷出口温度降低C、空冷出口温度不变D、空冷入口温度升高

空冷管束结垢严重时,()。A、空冷出口温度升高B、空冷出口温度降低C、空冷出口温度不变D、空冷入口温度升高

膨胀机油路系统正常应检查()。A、油箱液位B、油冷器出口温度C、油冷器压差D、油泵出口压力

关于反应系统升温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反应器进口温度为基准B、以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为基准C、以反应加热炉炉出口温度为基准D、以反应器出口温度为基准

以水或盐水为载冷剂时,取蒸发温度比载冷剂出口温度低()。A、2℃至4℃B、4℃至6℃C、5℃至10℃

已各冷油器入口温度(油温)为60℃,出口温度为38℃,油的流量为50t/h,油的比热C=1.99KJ/Kg℃,求油的每小时放热量?

以空气为载冷剂时,取蒸发温度比载冷剂出口温度低()℃。A、2~4B、4~6C、5~10D、10~15

当冷却水给水温度上升时,可通过()来稳定压缩机油温。A、关闭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B、关小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C、开大油冷器进出口冷却水阀D、关小油冷器出口冷却水阀

EH油箱油温低于()时禁止启动EH油泵,正常运行时EH油箱温度应控制在(),油箱温度高于()时报警,油箱温度高于()时冷油器冷却水电磁阀自动打开,油箱温度低于()时冷油器冷却水电磁阀自动关闭。

冷油器出油温度控制在()℃范围内。A、25~60B、30~55C、35~45

冷油器出口油温最高为(),汽轮机回油温度最高为()

电动给水泵控制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油温在()之间,()高报警,()跳闸。电泵电机线圈温度()高报警,()跳闸。

给水泵工作油冷油器进油温度()℃报警,工作油冷油器出油温度()℃报警,润滑油冷油器进油温度()℃报警,润滑油冷油器出油温度()℃报警。

判断题假设裂解炉投油量、辐射段出口温度(COT)及急冷器出口的温度均保持不变,从运行初期(SOR)到运行末期(EOR),急冷器急冷油的喷淋量也应该不变。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