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计划六年级上册答案

请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设计两道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

练习题。

练习一:

练习二:


正确答案:
示例一:“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句话该怎样理解?示例二: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文中( 2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选自教科书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4分)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选自教科书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2分)


正确答案:
(1)扶苏因为屡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在外面带兵。 (4分)
(2)恰巧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不能按期到达(渔阳(2分)


将故障2中(1)和(2)两处合适的答案填入相应栏内。


正确答案:(1)路由 (2)地址解析协议
(1)路由 (2)地址解析协议


材料一:“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8—81页]材料二:“位置上下的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材料三:“Let’Slearn——Jobs”[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Whatdoesshedo?B部分]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人、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Let’s learn——Jobs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说、读、写职业词engineer、accountant、salesperson、policeman和cleaner。
(2)能够听、说、认、读How does he go to work ? He goes to work by bus.
并能在情境中运用。能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do? My…isa/an…介绍人物的职业。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运用自学讨论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能利用网络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
讲授新知:
T:I love all my families.Let me tell you their jobs.Please come to “Newwords”.(打开课件中学单词界面,课件给学生提供单词的读音)。
S:(戴耳机在课件中自己点击,听、读)。
T:Pieasechoosethewayyouliketolearnthewords.你们可以借助课件中提供的与新词有相同发音的旧词或根据单词音标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提供的网站中学习。(如提供pen、giraffe和beer的发音,帮学生学习engineer的读音)
S:(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向同伴请教等方式学习,并完成任务表格)。
T:Whathaveyoulearned?
S:Newwordsreading,way storemembermeaning.
T:Whatelsehaveyoulearned?
Whichwordhaveyoulearned?
How doyourememberthewords?
Can you read the word?
What about theirmeanings?
S1:从teacher、worker等带有后缀er的单词知道cleaner的发音。
S2:从accountant中的count猜出是专门数数的人,应该是会计员。
S3:从salesperson中的sale得知与卖东西有关的人是售货员。
S4:把policeman分成police+ man来记忆。
引导学生小结学法,如后缀法、联想法、推测法等。


阳光计划六年级上册答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练习和答案】三、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隐蔽、僻静的小路(幽径)(2)道德高,名望重。(德高望重)(3)很感兴趣地谈论。 (津津乐道)(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波光明灭)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 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那儿的景色真美! 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 B. C. D.4、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个句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老桥”比作 匕位德高望重的 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 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赞美和敬佩。(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个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 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 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从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与树之间的那种 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 的境界。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2、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 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这山中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朋友。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3、草虫的村落1、辨字组词俏(俊俏)庞(庞大)烤(烧烤)巷(小巷)谥(谥号)峭(陡峭)宠(宠爱)拷(拷问)港(香港)谧(静谧)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静谧(喧闹)(安静)娇小(臃肿)(玲珑)勤勉(懒惰)(勤奋)僻静(嘈杂)(清净)3、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这小虫很坚强,不因为迷路而丧失了斗o(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 一般)流了出来。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只有属于大自然的声音,才是最纯洁,最唯美,最安宁,最艺术的。4、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 草虫的村落 看到 了些什么?请写下来。我在 草虫的村落”看到了: 一只英勇的黑甲虫、一只娇小的甲虫、大街、小巷、小圆虫、粗壮的黑甲虫、蜥蜴、一群黑甲虫、一群音乐演奏者、在 劳动的村民、测气候者、工程师。一群音乐演奏者。5、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 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他一定是游侠吧!你看他虽然迷了路,任傲然地前进着。他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 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 蟋蟀在草丛中悠悠扬扬的弹琴声。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 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 月光下的荷影令眼睛 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一一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 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一一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不胜负荷:承受不起、担负不起巨大压力、负担、责任等3、结合文章,说说 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不光是指心灵增加深度,也能使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的事情,对大自然 的了解更加得深刻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 补写上一个句子。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比喻句: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 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 月 光下的荷影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拟人句: 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一天,我拿了几粒糖要引蚂蚁出洞。过了一会儿,蚂蚁果真出来了,它们满身的黑色,一看就是一个英勇的斗士,它们的外貌使它们显得格外神秘,一对触须就是它们通讯的工具,在跟它们的伟大精神联系起来,简直叫人惊叹那!它闻了闻,好象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等它反复观察,确认这是食物时,回了洞,把更多的蚂蚁都叫出来,蚂蚁首领得知后,把大军调了出来。它们有的咬一口,先拿回洞里,有的则一起搬,还不到20分钟,我给的糖它们全搬走了,我目瞪口呆。蚂蚁居然有这么大的力气,看来我们也要学学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了 !4*索溪峪的野”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蜿蜒)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随心所欲)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不拘一格)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婷婷玉立)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 年过花甲)2、索溪峪的 野”一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描写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 乙线天”,什么 百丈峡,听着名字 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 O一种随心所欲中 拘一格的美匚或直插云天CM横拦绿水 O逸斜出口起巍巍 斜山”和对相依口范 如 热恋情人”萝婷玉立口W好似 窈窕淑女” 口、1在 5加上标点。2、这段文字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索溪峪的山,写出了索溪峪的 山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的特点。3、将短文分为四层,并概括每层的意思。第一层: 总、写索溪谷的山的天然美,野性美的特点。第二层:具体写索溪谷的惊险美。第三层:具体写索溪谷磅礴的美。第四层:具体写索溪谷的所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4、划线句子采用了 比喻和 拟人的修辞手法。5、摘抄文中写山的词语。直插云天第一单元综合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陡峭)(吟诵)(奥秘)(蕴含)(静谧)(烘烤)(音韵)(勤勉)2、填字组词(津津)乐道 (德)高(望)重(庞)然大物意味(深长) (行色)匆匆 (横)冲(直)撞不(拘)一格年过(花白) 3、按课文原文填空,体会表达的妙处。(1)(捡起)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材料一:“Thisismyday”[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五年级下册第2—6页] 材料二:“认识拱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材料三:“怀念母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25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人、讲授薪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Thisismyday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n do you get up/eatbreakfast/…?Iusually…a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正确使用usually,often,sometimes三个频度副词。
2.能在Let’s findout部分用本课的目标语言询问同学的作息时间,并能对调查结果做简单的反思。
3.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的录音,完成听录音找对应作息时间表的练习。
讲授新知:
Let’s talk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用新学的短语替换句型中的关键词进行多组机械操练。
(2)教师板书:“Igetupat...Ieatbreakfastat…Igotoworkat…”等五个句子,解释说:This is my time table.Do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引导学生询问:When do you get up/…?教师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猜测,既可巩固复习这一句型,又可发现仍不会提问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
(3)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练习朗读对话。
(4)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该替换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做替换练习,请几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
Let’s find out
(1)同桌各自询问对方的timetable。要求两人各问一次,完成调查表。
(2)学生完成调查表后思考:谁的时间安排更合理?How do you make your time table better?
Task time
该项任务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填出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分别扮演自己的父母,模仿学生用书的示范对话在同桌间或小组里交换信息。教师要注意组织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同时鼓励他们多使用所学语言。


材料一:“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2页] 材料二:“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 材料三:“秋天的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2—47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angry,excited,happy,sad,bored。
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讲授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Sad face”。教师指着sad face问学生:Is it a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做出脸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教师可让同桌之间一人做表情,另一人画脸,请学生描述图如:He/She is happy/sad.(整堂课用happy face和sad faee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词:excited,tired,angry,bored。同时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利用课件2(Let’s learn)呈现本课Let’s learn部分,学生看图,听读音,跟读单词,教师或请学生叙述图片内容,例如:“Amy is very tired.“ZhangPeng feel sexcited”等。
学生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猜单词,教师适时鼓励,在学生猜词过程中,教师运用“Is she/he…?”“Does she/he feel…?”“How does she/he feel?’’等句型提问,以此来复习巩固所学形容词。
3.游戏:“谁来问我来答”
教师将简笔画头像分给各小组。拿到笔画的人有问必答,教师引导学生用“How do you feel?”“ Are you…?”“Do you feel…?”等句型来提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在其间巡视指导,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活动之后请几组来做问答,检测活动效果。


材料一:“一分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33页] 材料二:“认识钟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5页] 材料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58—63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课堂导入: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像)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竞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答案吧!


材料一:“骨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21页] 材料二:“丑小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6—129页] 材料三:“圆的周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小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传授新知:
6.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引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测量验证
1.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3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π≈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四)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7πd)只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将故障2中(1)和(2)两处合适的答案填入相应的解答栏内。

2.故障2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1.(1)路由。 (2)地址解析协议。 2.进入到路由器子接口配置模式将该接口关闭后重新激活路由器新的ARP表更新了到路由器的子接口MAC地址随后用户接入Intenet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1.(1)路由。 (2)地址解析协议。 2.进入到路由器子接口配置模式,将该接口关闭后重新激活,路由器新的ARP表更新了到路由器的子接口MAC地址,随后用户接入Intenet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小摄影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正方形纸、活动角、直尺、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 3.出示练习 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作适时的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折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度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 1.活动一: (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 (2)师: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 生: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 师: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学生练习画角 (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小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先要定顶点。再从顶点引两边。边长短,角不变。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域法以及角的大小。 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攻克要塞教育中心在部署计算机网络时采用了一款硬件防火墙,该防火墙带有三个以太网络接口,其网络拓扑如图3-1所示。【问题1】(8分)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表3-1给出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配置。若要求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IE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为表中(1)~(4)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备选答案:A.允许     B.拒绝(2)备选答案:A.192.168.1.0/24   B.211.156.169.6/30 C.202.117.118.23/24(3)备选答案:A.TCP    B.UDP     C.ICMP(4)备选答案:A.E3E2   B.E1E3    C.E1E2【问题2】(6分)内部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表3-2中(5)~(7)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5) 备选答案:A.192.168.1.0/24    B.anyC.202.117.118.23/24(6)备选答案: A.E1     B.E2     C.E3(7)备选答案: A.192.168.1.1      B.210.156.169.6C.211.156.169.6【问题3】(2分)图3-1中 (8)适合设置为DMZ区。(8)备选答案:A.区域A    B.区域B   C.区域C【问题4】(4分)防火墙上的配置信息如图3-2所示。要求启动HTTP代理服务,通过HTTP缓存提高浏览速度,代理服务端口为3128,要使主机PC1使用HTTP代理服务,其中“地址”栏中的内容应填写为 (9) ,“端口”栏中内容应填写为 (10) 。【问题5】(4分)NAT和HTTP代理分别工作在 (11) 和 (12) 。(11)备选答案:A.网络层   B.应用层   C.服务层(12)备选答案:A.网络层   B.应用层   C.服务层答案:解析:【问题1】由于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因此就需要对每个允许的网络通信操作配置一条策略为“允许”的访问规则,即(1)应该选择答案A(允许)。根据题意,要使“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IE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并设置好了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其中内部所有主机显然是指区域C中的所有主机,因此是192.168.1.0网络,即(2)应该选择答案A(192.168.1.0/24);而访问Web服务器将使用HTTP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的,因此(3)应该选择答案A(TCP),而方向的源端显然是E1,而根据目标IP地址可知,它应该位于区域A,因此目标端应该是E2,因此(4)应该选择答案C(E1àE2)。【问题2】根据题意,内部网络(即192.168.1.0/24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因此在访问任何外部主机时都需要进行NAT转换,即(5)应该选择B(any);而NAT转换都是在与外部连接的端口上进行的,即E2,因此(6)应该选择B;这一转换显然是将源IP地址替换成防火墙E2端口的IP地址,因此(7)应该选择C,即211.156.169.6。【问题3】DMZ网络通常较小,处于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一般情况下,配置成使用Internet和内部网络系统对其访问会受限制的系统,例如堡垒主机、信息服务器、Modem组以及其他公用服务器。而对于图3-1所示的网络而言,区域A显然是Internet网络,区域C是内部网络,因此适合设置为DMZ区的就是区域B。【问题4】对于代理服务器设置而言,IP地址就是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在本例中就是防火墙的IP地址,即192.168.1.1,而其端口号就是题意指定的代理服务端口3128。【问题5】NAT,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合法IP地址。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NAT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两种:一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了解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内部网络地址;二是从IP地址资源角度考虑,当内部网络人数太多时,可以通过NAT实现多台共用一个合法IP访问Internet。在图3-1中展现了静态NAT的工作原理,从中不难看出它是对IP包进行操作,因此是工作在网络层。而代理服务器的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获取网络信息。形象地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代理服务器能够让没有公网IP地址的电脑使用其代理功能高速、安全地访问互联网资源。当代理服务器客户端发出一个对外的资源访问请求时,该请求先被代理服务器识别并由代理服务器代为向外请求资源。由于一般代理服务器拥有较大的带宽、较高的性能,并且能够智能地缓存已浏览或未浏览的网站内容,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客户端通过代理服务器能够更快速地访问网络资源。从上面的描述中也不难发现,它是工作在应用层的。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在部署计算机网络时采用了一款硬件防火墙,该防火墙带有三个以太网络接口,其网络拓扑如图3-1所示。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表3-1给出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配置。若要。求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Ⅲ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为表中(1)~(4)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1)备选答案:A.允许 B.拒绝(2)备选答案:A.192.168.1.0/24 B.211.156.169.6/30 C.202.117.118.23/24(3)备选答案:A.TCP B.UDP C.ICMP(4)备选答案:A.E3→E2 B.E1→E3 C E1→E2 正确答案:(1)A (2)A (3)A (4)C(1)A (2)A (3)A (4)C 解析:由于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因此就需要对每个允许的网络通信操作配置一条策略为“允许”的访问规则,即(1)应该选择答案A(允许)。 根据题意,要使“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Ⅲ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并设置好了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其中内部所有主机显然是指区域C中的所有主机,因此是192.168.1.0网络,即(2)应该选择答案A(192.168.1.0/24):而访问Web服务器将使用HTTP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的,因此(3)应该选择答案A(TCP),而方向的源端显然是E1,而根据目标IP地址可知,它应该位于区域A,因此目标端应该是E2,因此(4)应该选择答案C(E1→E2)。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小摄影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正方形纸、活动角、直尺、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 3.出示练习 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作适时的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折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度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 1.活动一: (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 (2)师: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 生: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 师: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学生练习画角 (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小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先要定顶点。再从顶点引两边。边长短,角不变。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域法以及角的大小。 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成功训练计划主编刘增利答案 情告诉我正确的答案 这些没有挖。我查了下。好象只有书卖。连书的内容网上也没有。要写答案也不可行了!最好是把题目拿来。或者你看看原来应该有答案的吧!http://www.51maishu.com/Book/821122.aspx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汉语拼音(j q x)”(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材料二:“百分数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材料三:“1et’s ta1k about the past”(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汉语拼音(j q x)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j、q、x与i、u组成的音节。 2.知道j、q、x与#组成音节时,#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分清b、d、P、q四个声母。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u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分清b、d、p、q四个声母。 三、教学准备 图、卡片、四个半圆和竖、吸铁石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又学习了三个新的声母,是哪三个? (回答后,板书三个声母,齐读) 2.谁会在四线格里写出这三个声母? (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点评谁写得好,好在哪里) (二)学习j、q、x与i、u组成的音节 1.与i相拼 (1)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字母小故事,小朋友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最仔细,好吗?(以课本剧的形式,请几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他们进行表演)一天,j、q、x这三个小伙伴一起在森林里玩游戏(三个小朋友戴着头饰出场,并一起玩耍),i看见了(一个小朋友戴着i的头饰),说:“你们好,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三个小伙伴同意了,于是他们就一起玩。 你们看(j、q、x一起和i握着手),j和i、q和i、x和j都成了好朋友,谁能来拼拼? (2)同学们踊跃发言,读ji、qi、xi。 2.与#相拼 (1)老师接着故事往下说。他们正玩得高兴呢,u过来了(一个小朋友戴着u的头饰),说:“喂,我也要玩!”j、q、x这三个小伙伴看了看u,说:“我们不和没礼貌的孩子玩。”过了一会儿,#过来了(一个小朋友胸13有个u字,戴着一副墨镜),他摘掉墨镜,说:“你们好,我是#,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j、q、x都笑着说:“好啊,我们一起玩吧。”j、q、x和#一起手拉着手,玩起了游戏。 (2)故事讲完了,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声母j、q、x能与#相拼,不能与u相拼。但是j、q、x与#相拼时,u要把两点去掉。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记住j、q、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留出时间让学生踊跃发言) 下面老师带领你们朗读一个顺口溜。u见了j、q、x,摘下墨镜敬个礼。 #见了j、q、x,头上两点要省去。j、q、x,三兄弟,见了#,把点去。 (4)拼读j一#—ju;q—#—qu;x—#—xu。 (三)区分b、d、P、q四个声母 1.我们刚刚学的q是由什么组成的?(半圆和一竖) 2.(教师拿出半圆和一竖,摆在黑板上)我把半圆放在竖的左上方,它就成了q。想想看,再把它们的位置变一变,你还能摆成什么? (教师请学生上去摆,并说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学生贴完了说给大家听,其余学生跟着读) 3.刚才小朋友摆、说、读得都不错,但老师给你一个字母,你能否很快认出它呢?下面老师来抽卡片,请小朋友看到字母就把儿歌背出来。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会了j、q、x与i、#相拼的音节,知道了u见了j、q、x,头上两点要省去,还分清了b、d、P、q四个声母。 2.巩固练习。j—()→ju;q—#→();x—#→()。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凡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以及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及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上网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讨论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第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让学生出示预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 2.出示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第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九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做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体会到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7.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攻克要塞教育中心在部署计算机网络时采用了一款硬件防火墙,该防火墙带有三个以太网络接口,其网络拓扑如图3-1所示。【问题1】(8分)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表3-1给出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配置。若要求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IE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为表中(1)~(4)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备选答案:A.允许     B.拒绝(2)备选答案:A.192.168.1.0/24   B.211.156.169.6/30 C.202.117.118.23/24(3)备选答案:A.TCP    B.UDP     C.ICMP(4)备选答案:A.E3E2   B.E1E3    C.E1E2【问题2】(6分)内部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表3-2中(5)~(7)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5) 备选答案:A.192.168.1.0/24    B.anyC.202.117.118.23/24(6)备选答案: A.E1     B.E2     C.E3(7)备选答案: A.192.168.1.1      B.210.156.169.6C.211.156.169.6【问题3】(2分)图3-1中 (8)适合设置为DMZ区。(8)备选答案:A.区域A    B.区域B   C.区域C【问题4】(4分)防火墙上的配置信息如图3-2所示。要求启动HTTP代理服务,通过HTTP缓存提高浏览速度,代理服务端口为3128,要使主机PC1使用HTTP代理服务,其中“地址”栏中的内容应填写为 (9) ,“端口”栏中内容应填写为 (10) 。【问题5】(4分)NAT和HTTP代理分别工作在 (11) 和 (12) 。(11)备选答案:A.网络层   B.应用层   C.服务层(12)备选答案:A.网络层   B.应用层   C.服务层答案:解析:【问题1】由于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因此就需要对每个允许的网络通信操作配置一条策略为“允许”的访问规则,即(1)应该选择答案A(允许)。根据题意,要使“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IE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并设置好了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其中内部所有主机显然是指区域C中的所有主机,因此是192.168.1.0网络,即(2)应该选择答案A(192.168.1.0/24);而访问Web服务器将使用HTTP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的,因此(3)应该选择答案A(TCP),而方向的源端显然是E1,而根据目标IP地址可知,它应该位于区域A,因此目标端应该是E2,因此(4)应该选择答案C(E1àE2)。【问题2】根据题意,内部网络(即192.168.1.0/24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因此在访问任何外部主机时都需要进行NAT转换,即(5)应该选择B(any);而NAT转换都是在与外部连接的端口上进行的,即E2,因此(6)应该选择B;这一转换显然是将源IP地址替换成防火墙E2端口的IP地址,因此(7)应该选择C,即211.156.169.6。【问题3】DMZ网络通常较小,处于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一般情况下,配置成使用Internet和内部网络系统对其访问会受限制的系统,例如堡垒主机、信息服务器、Modem组以及其他公用服务器。而对于图3-1所示的网络而言,区域A显然是Internet网络,区域C是内部网络,因此适合设置为DMZ区的就是区域B。【问题4】对于代理服务器设置而言,IP地址就是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在本例中就是防火墙的IP地址,即192.168.1.1,而其端口号就是题意指定的代理服务端口3128。【问题5】NAT,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合法IP地址。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NAT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两种:一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了解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内部网络地址;二是从IP地址资源角度考虑,当内部网络人数太多时,可以通过NAT实现多台共用一个合法IP访问Internet。在图3-1中展现了静态NAT的工作原理,从中不难看出它是对IP包进行操作,因此是工作在网络层。而代理服务器的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获取网络信息。形象地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代理服务器能够让没有公网IP地址的电脑使用其代理功能高速、安全地访问互联网资源。当代理服务器客户端发出一个对外的资源访问请求时,该请求先被代理服务器识别并由代理服务器代为向外请求资源。由于一般代理服务器拥有较大的带宽、较高的性能,并且能够智能地缓存已浏览或未浏览的网站内容,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客户端通过代理服务器能够更快速地访问网络资源。从上面的描述中也不难发现,它是工作在应用层的。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凡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以及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及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上网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讨论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第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让学生出示预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 2.出示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第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九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做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体会到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7.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解析: 暂无解析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