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及答案历史百家争鸣网

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正确答案:×
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是古为今用。


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是()。

A.尊奉宗教

B.独尊儒术

C.玄学

D.百家争鸣


参考答案:C


请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l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援: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雏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习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奈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奈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一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一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l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援: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雏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习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奈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奈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一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一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及答案历史百家争鸣网 考试卷的内容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你想要从中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吗?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 一、选择题: 1.(2022襄阳卷13)孔子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2.(2022福建泰宁卷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假如人类 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务必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聪慧。文中的聪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 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3.(2022广东卷2)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4.(2022辽宁营口卷1)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由于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5.(2022湖南株洲卷4)孔子是我国古代宏伟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6.(2022山东菏泽卷1)以下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头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7.(2022山东潍坊卷1)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8.(2022山东滨州卷2)党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以下观点中,最能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9.(2022甘肃兰州卷2)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0.(2022山东省威海卷2)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以下属于老子思想的( )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11.(2022云南八市卷2)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2.(2022湖南湘潭卷1)以下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 13.(2022湖南长沙卷14)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漂亮中国,漂亮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的派别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5.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6.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优点的人学习。它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金刚经 18.论语记录的是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娄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20.以下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 儒家 阴阳家 法家 兵家 墨家 A. B. C. D. 2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22.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 把孔子的仁概括化 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主张无为 A. B. C. D. 23.历史学习有一个根本的结论就足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暴致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旧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昌盛局面 2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回复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同志所引句子表达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6.史明智同学在刚终止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快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材料,回复问题。 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大量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 材料三: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百家争鸣的产生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3)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28.2022年12月3日至4日,第八届国际儒学论坛2022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体会古人聪慧,探寻儒家思想的修身处世之道。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宏伟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2)你认为以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为主题的国际儒学论坛的召开有什么现实意义? 29.和谐,承继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有大量思想家都留下了关于和谐社会的哲理名言,这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启示。 (1)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或言论。 (2)上述思想家的思想或言论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A 6.C 7.D 8.C 9.B 10.B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17.A 18.A 19.A 20.B 21.D 22.A 23.D 24.C 25.B 26.C 27.(1)材料一说明白百家争鸣产生的理由是当时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材料二说明白百家争鸣产生的理由是社会的动乱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资产的增加。 (3)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看了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10课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2.初一上册语文第21课皇帝的新装练习题及答案 3.初三上册历史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试题及答案 4.初二历史上册期中练习题答案 8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家争鸣
D.推陈出新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家争鸣
D.推陈出新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家争鸣
D.推陈出新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家争鸣
D.推陈出新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家争鸣
D.推陈出新

答案:A
解析:
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A古为今用B洋为中用C百家争鸣D推陈出新正确答案: C解析:

考题 判断题“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A对B错正确答案: 错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故本题说法正确。

考题 单选题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D汉朝正确答案: D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古为今用B.洋为中用C.百家争鸣D.推陈出新答案:A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考题 概括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正确答案:战国时期学术分裂,百家争起,学者们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发表见解,于是形成了既彼此争鸣又互相吸收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考题 初二不登门初四做大岁是莆田的特殊礼俗。源于倭寇屠城的惨痛历史。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古为今用B.洋为中用C.百家争鸣D.推陈出新答案:A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

考题 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是()。A、尊奉宗教B、独尊儒术C、玄学D、百家争鸣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是()。A尊奉宗教B独尊儒术C玄学D百家争鸣正确答案: C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古为今用B.洋为中用C.百家争鸣D.推陈出新答案:A解析: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