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语文标准差为10,数学标准差为l5,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 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A.语文、数学、英语 B.英语、数学、语文

C.英语、语文、数学 D.语文、英语、数学


正确答案:C


:某学生数学、英语、语文成绩共有240分,满分为300分,数学成绩比英语成绩多l0分,语文成绩比数学成绩多10分,问此学生英语成绩是多少?( )

A.70

B.80

C.75

D.60


正确答案:A
 假设英语成绩是x分,数学成绩则为x+10分,语文成绩为x+20分,所以x+(x+10)+(x+20)=240,得到x=70分。


材料一:“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2页] 材料二:“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 材料三:“秋天的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2—47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angry,excited,happy,sad,bored。
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讲授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Sad face”。教师指着sad face问学生:Is it a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做出脸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教师可让同桌之间一人做表情,另一人画脸,请学生描述图如:He/She is happy/sad.(整堂课用happy face和sad faee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词:excited,tired,angry,bored。同时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利用课件2(Let’s learn)呈现本课Let’s learn部分,学生看图,听读音,跟读单词,教师或请学生叙述图片内容,例如:“Amy is very tired.“ZhangPeng feel sexcited”等。
学生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猜单词,教师适时鼓励,在学生猜词过程中,教师运用“Is she/he…?”“Does she/he feel…?”“How does she/he feel?’’等句型提问,以此来复习巩固所学形容词。
3.游戏:“谁来问我来答”
教师将简笔画头像分给各小组。拿到笔画的人有问必答,教师引导学生用“How do you feel?”“ Are you…?”“Do you feel…?”等句型来提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在其间巡视指导,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活动之后请几组来做问答,检测活动效果。


某学生数学、英语、语文成绩共有240分,满分为300分,数学成绩比英语成绩多l0分,语文成绩比数学成绩多10分,问此学生英语成绩是多少?( )

A.70

B.80

C.75

D.60


正确答案:A
 假设英语成绩是x分,数学成绩则为x+10分,语文成绩为x+20分,所以x+(x+10)+(x+20)=240,得到x=70分。


某初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如下。其中习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

A.语文:79,3
B.数学:85,2
C.英语:90,4
D.物理:75,5

答案:B
解析:
标准差越小,个体与平均数的差异越小,组内个体离散程度较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高;标准差越大,代表大部分数值和萁平均数之间差异越大,组内个体离散程度较高,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低。B项标准差最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高。


摘要:三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得分一、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黎明(líní)睡觉(juéjiào)药材(cáichái)鲫鱼(jíjì)欣赏(xīnxīng)满载(zǎizài)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yuèqìzhǎngshēngyǒuqùshèngkāihuāngyěānjìnghuòzhějiāowài三、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字组词。(3分)fēng()收山()()雨píng()果草()()地四、选出下列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1.牙刷衣架饼干充电器()2.黄瓜南瓜西瓜西红柿()3.老师叔叔医生工程师()总分 4.红色黄色颜色天蓝色()五、照样子,写词语。(8分)圆溜溜(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高兴兴(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松又软(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颜六色(含有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按要求写句子。(12分)1.草地上开着野花。(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姑娘的脸蛋红通通的。(改写成打比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询问青青所喜欢的学科。她调皮地说:“我不像喜欢英语那样喜欢语文,也不像喜欢化学那样喜欢物理;不像喜欢语文那样 喜欢化学,也不像喜欢数学那样喜欢英语。”下列学科,依青青喜好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 数学英语语文化学物理
B 、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
C 、 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
D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答案:A
解析:
用排除法。英语排语文前面,B排除。英语排数学后面,C排除。语文排数学后面,D排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水下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 请首先阐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如学科取向、学生取向、社会取向、混合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组织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相关考题:

考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凡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以及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及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上网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讨论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第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让学生出示预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 2.出示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第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九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做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体会到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7.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有甲、乙、丙、丁4人参加期末考试,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自然(每一门科目的满分不一定相同)。已知甲语文得40分,数学和自然得满分,平均分为50分;乙数学得57分,语文和自然为满分,平均分为59分;丙自然得17分,语文和数学为满分,平均分为49分;丁的成绩最好,语文、数学和自然都是满分,那么丁的平均分为多少?A60分B65分C70分D75分正确答案: C解析:

考题 单选题有甲、乙、丙、丁4人参加期末考试,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自然(每一门科目的满分不一定相同)。已知甲语文得40分,数学和自然得满分,平均分为50分;乙数学得57分,语文和自然为满分,平均分为59分;丙自然得17分,语文和数学为满分,平均分为49分;丁的成绩最好,语文、数学和自然都是满分,那么丁的平均分为多少?A60分B65分C70分D75分正确答案: A解析:

考题 单选题有甲、乙、丙、丁4人参加期末考试,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自然(每一门科目的满分不一定相同)。已知甲语文得40分,数学和自然得满分,平均分为50分;乙数学得57分,语文和自然为满分,平均分为59分;丙自然得17分,语文和数学为满分,平均分为49分;丁的成绩最好,语文、数学和自然都是满分,那么丁的平均分为多少?A60分B65分C70分D75分正确答案: B解析:

考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古诗两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电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课本上那三幅图画都发生了什么啊? 生1:买东西。 生2:存钱。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你们能列举出人民币都有哪些吗? 生1:1角、5角。 生2:1元、5元。 生3:10元、20元、50元、100元。 生4:1分、5分。 师:很好,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5:有硬币和纸币。 师:太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人民币吧。 (打开幻灯机出示各种人民币,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好了,如果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话,我们会怎样来给它们划分啊? 生:按元、角、分。 师:好的,那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体验生活实际应用 师:不错。我们在课堂上来表演一个小的游戏好吗? 生:好。 (一个学生把准备好的“商品”摆放在桌子上,用一些卡片代表人民币,一个学生扮演销售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分别进行演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用它可以购买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我们要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2.填一填 3元=()角 50角=()元 8元=()角 70角=()元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解析: 暂无解析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