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练习题及答案

维护场所安全应当着力抓好的十个关键环节:1.收容收治2.编队分组3.重点时段管理4.重点部位管理5.重点人员管理6.权益保障工作7.所外就医工作8.证据存留工作9.应急处置工作.干警责任追究制度的强化。()


答案:正确


复习一下刚才学习过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出文中下列单词和短语的近义词。

1. introduction:________

2. Staff:_______

3. duty:________

4. determine:_______

5. job hunter:________

6. working environment:________

7. plenty of:________

8. seek for:________


参考答案:1)description;2)employee;3)responsibispanty;4)decide;5)job seeker;6)working condition 7)a lot of;8)look for


请教: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1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计算:(-2)100+(-2)101的是()

A 2100

B-1

C-2

D -2100

 


正确答案:D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l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答案:
解析: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
  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观,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学生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以模拟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在课堂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通过了解丝绸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成语填空:千____ 万缕 锦____ 前程 牛郎____ 女 衣____还乡 ____ 入扣 花拳____腿
  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寄托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讲授新课:
  (一)丝绸之路
  课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伴配乐诗①《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分为海陆两路,一直以来人们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关注更为密切。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为西域。今天进行的探究之旅活动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即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他们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
  课件:荒漠、沙漠、绿洲、戈壁、草地、雪山。(先显示图片,待学生回答后在图片下方显示文字)
  旅游观光小组的同学说出以上所显示的景象名称,并即兴创作成一段简短的丝路风光的介绍,展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当年徒步往来于丝路的商旅而言,路途不只是遥远,自然界的沙漠、戈壁和高山都是障碍。而丝绸之路的畅通,首先就是要克服这些自然障碍,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中体会到行走丝绸之路的艰辛。考古小组的同学搜索学习网站揭开楼兰文明消失之谜。
  思考:新疆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目睹楼兰古城的辉煌,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去遐想。你认为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考古小组的同学回答,其他小组可作补充。对于学生联想到的环境遭到破坏、水源缺失、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结论应从思维的角度予以肯定。
  学生搜寻网站的专题找出科学考证的结论:人为地乱砍滥伐森林、无计划地滥用水源是导致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教师启发大家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谈谈自己从楼兰古城的消亡中得到启示,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科学治理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课件:胡萝卜、丝绸、中草药、西瓜、核桃、葡萄、瓷器、茶叶、铁农具。(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商人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如果你从中原出发,可以带以上哪些商品到西域才能盈利?在你归来的时候,你应该把西域的哪些物品销往中原才能赚到钱?
  商人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讲述: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课件:佛教、基督教、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针灸。(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文化使者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教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对丝路畅通的兴奋,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对丝绸之路带来的种种具体感受,成就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交流与开放盼精神,至今仍然存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丝路有关的文章、歌曲、影视、社会活动等。
  视频“丝路集锦”: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片段、新丝路模特大赛片段、舞剧《丝路花雨》片段、歌曲《月牙泉》MTV片段、丝路旅游宣传片的片段。
  (二)张骞通西域
  导入:鲁迅说过,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丝路人物。其中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是谁呢?
  多媒体播放动画短片《张骞“凿空”》。
  提问: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过了十几年,张骞抛妻弃子,逃离匈奴,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片中的那个孩子,你会恨你的父亲抛下你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①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汉朝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
  课堂小结:
  课件:报纸上有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报道。(扫描制作)
  思考:通过重走丝绸之路活动的所见所闻和学习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凿空”之功,你认为丝绸之路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如果你成为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你的理由以获得评审田的认可?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此题即是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无须面面俱到,说清思路即可,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延伸:
  课件: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铁路图。
  思考:丝绸之路在X-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l0900千米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丝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进在这条古路上,但同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奇思妙想,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如开发大西北、发展旅游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和博物馆、开发光能发电等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应予以赞扬。
  作业布置:
  在网上查找有关丝绸之路的网站,以“丝路花絮”“丝路人物”“丝路风情”“丝路故事”等任一标题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我国钢期货的交割月份为( )。

A. 1. 3. 5. 7. 8. 9. 11. 12月
B. 1. 3. 4. 5. 6. 7. 8. 9. 10. 11月
C. 1. 3. 5. 7. 9. 11月
D. 1—12月

答案:D
解析:
我国螺纹钢标准合约的交割月份为1一12月,最后交易日为合约交割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顺延),交割日期为最后交易日后连续5个工作日。


摘要: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及答案Module1重点短语1来自......2.......岁3.........怎么样?4.在七年级十班5......的首都/省会6名7.姓8.英文名字9中文名字重点句子1.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I’mChinese,andIcomefromChina.)2.他们来自什么哪里?(=Wheredotheycomefrom?)他们来自美国.(=TheycomefromAmerica.)3.那位男子多少岁了?他44岁4.这些学生在七年级五班5.汤姆和玲玲在一班。=TomwithLinglingisinClassOne.=TomandLinglingareinClassOne.6.你呢?/你怎么样?7.欢迎到七年级六班。8.北京是中国的首都。9很高兴见到你。10.我是TonySmith,Tony是我的名,Smith是我的姓。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页 Module2重点短语一张Tony的家庭的照片在......的左边紧挨着.....;紧靠......在......前面(外面)在......前部(内部)Tony的父母照片上,在照片中在公共车站在警察局一位剧院负责人1.2.345.6.789.=atheatermanager10.=ahotelmanager11.1213.14.15.16.一位宾馆经理在同一家医院一位公共汽车司机一位农场工人一名店员一位英语教师一位男/女司机复数:men/womendrivers重点句子1.2.3.45.6.7.8.9.这是Tony的一张全家福。多大的一个家庭啊!我母亲的父母在右边紧挨着我的这位


某版七年级教科书中列有补白,介绍了“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的知识。对这些补白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帮助学生解决解读文本时遇到的困难点
B.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
C.提示学生语法知识是七年级考查的重点
D.激发学生学习课外语法知识的浓厚兴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媒介,运用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师对于教学的把控,本题应仔细读题,进行细节思考。

A项:某版七年级教科书中列有补白,介绍了“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的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解读文本时遇到的困难点。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补充内容为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并非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系统掌握当以专题形式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补充内容仅作为提示,并非提示学生语法知识是七年级考查的重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当以教师的教学双边活动来体现,补白内容为补充提示,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课外语法知识的浓厚兴趣。与题干不符,排除。


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讲此课时,小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①字音字形识记②品味语言和修辞③作者生平④朗诵小赛及朗诵指导⑤整体感知⑥仿写练习六个环节中,哪几个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A.①③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写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第一堂课应该以识字、写字、阅读为主,因此在讲此课时,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对作者有初步了解,而后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因此①③④⑤可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因此,选择C选项。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竖笛演奏《翱翔的鹰》。
注:学生已经学习过“5、6、7”三个音的吹奏方法。
附:教学材料1

要求:
(1)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吹竖笛的活动,感受演奏乐器的乐趣,逐渐培养喜爱音乐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演奏、练习等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在集体表演的过程中增加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竖笛演奏的方法,用优美的音色演奏《翱翔的鹰》。
教学重点:运用竖笛“缓吹”的方法演奏乐曲。
【教学策略与过程】
(一)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吹

(二)复习吹奏竖笛的方法
1.持笛方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零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1、2、3孔。右手拇指轻抵住笛身背面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孔。(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演奏姿势。教师演示演奏姿势:分坐姿、站姿两种。不论哪种姿势,身体都要自然端正,竖笛于身体的夹角保持40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手指、手腕放松,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音孔,指控与音孔平行,开放音孔,手指不易抬得过高。
3.运用已经掌握的演奏竖笛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

可以邀请演奏姿势好的学生做示范。要求嘴角微内收,双唇放松而有控制地含住吹口,含入的深度约lcm。
(三)学习吹奏《翱翔的鹰》
1.教师用竖笛演奏第一行谱.请同学们视唱曲谱。
2.教师示范讲解i的吹奏方法。
(1)学生尝试找准音孔,根据音高吹气,力量恰当;(2)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发音既轻松又充分,音色圆润明亮;(3)教师强调保持时值,使气息犹如在近距离吹一支蜡烛的火苗,使之充分颤动又不熄灭。(四)教师指导练习
1.在教师的带领下分乐旬练习。
2.两个乐句连起来演奏。
3.完整地演奏第一行谱。
(五)师生合作演奏
1.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优美的音色演奏第一行谱。
2.教师演奏第二行谱,学生哼唱第一行谱。
3.师生合作演奏整首乐曲。
(六)乐曲欣赏
教师用竖笛演奏《可爱的家》。
(七)师生合作演奏
1.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优美的音色演奏第一行谱。
2.教师演奏第二行谱,学生哼唱第一行谱。
3.币生合作演奏整首乐曲。
(六)乐曲欣赏
教师用竖笛演奏《可爱的家》。
【小结作业】
用竖笛吹奏以下谱例: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竖笛演奏《翱翔的鹰》

注:学生已经学习过“5、6、7”三个音的吹奏方法。

附:教学材料1

附:教学材料2——竖笛指法图

要求:

(1)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是一道教学设计题,共两问:

(1)根据题干中所展示的曲谱及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以及重点,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考试题目中根据教学论所讲解内容可以进行撰写。重点则是在教学中所占教学时间比重最长。

(2)第二问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四个要求: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②行为条件,如时间、场所等;③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评的;④表现程度及质量效果。3.制定的依据:①学科课标,即《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对演奏课的相关目标要求;②教材情况,在教材中或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③学生情况,即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理应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具体兴趣、认知情况等等。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附谱例:



答案:
解析:
本题是一道教学设计题,共三问。第一问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2)四个要求: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②行为条件,如时间、场所等;③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评的;④表现程度及质量效果。(3)制定的依据:①学科课标,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欣赏课的相关目标要求;②教材情况,即《梦幻曲》在教材中或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③学生情况,即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理应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具体兴趣、认知情况,等等。

第二问是一道教学设计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从问题出发点寻找答案,本题的关键点为针对题干中给出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策略与过程;(2)回忆教案设计步骤、内容;(3)回到材料中结合材料进行填充;(4)对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检查和思考,确保完整。

第三问是关于教学过程设计思路的问题。设计意图就是在教案中设计的问题、环节及其活动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让学生了解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和重点旅游城市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A、直辖市B、省会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D、首都正确答案:A,B,C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桑塔露琪亚》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积极参与欣赏、演唱《桑塔露琪亚》,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并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了解男高音的音色。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桑塔露琪亚海滩图。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地方非常的美丽和浪漫,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海滩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有两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其中一个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称为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如果你在桑塔露其亚海滩上漫步,可以想象一下应该是多么的轻松、浪漫柔和的心境。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海滩的闻名于世是因为这首《桑塔露琪亚》,大家体会到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那不勒斯美丽而充满梦幻的夏夜,3/8拍带给我们的感觉犹如微风吹拂海面,微波在轻轻荡漾,描绘了人们在海面荡舟的动作节律,大家打闹嬉笑,非常的热情开放。 2.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乐曲的结构是怎么划分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乐曲共分为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由于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起伏呈现4个“大山谷”形态,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而最后2句中的短连线与小附点,又将荡漾的海水和自豪的心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了意大利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船歌 这种三拍子的,给人以摇晃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船歌这种体裁的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出示贡都拉图片并说明。(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均都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的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这种音乐体裁) 4.发声练习 (1)教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2)口中像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3)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4)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5)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旋律略)。 5.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引导:一二句注意乐谱中渐强、渐弱、重音、弱等音乐符号。大家边唱乐谱边画旋律线,感受连贯、舒展旋律线条。第三句的音准,可以用手势和波浪图示训练。第四句“浪尖”前面弱后面出现重音。 ②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乐谱。 ③女声唱歌谱男声唱lu,然后交换,男声唱歌谱女声唱lu,要能够听到对方声部的声音。 (2)学唱第二段 ①老师范唱第二段。 老师设置问题:比较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段音域扩大,音高比前一个音高出五度,力度加强,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 ②老师弹奏乐谱,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怎样才能唱高音?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口腔竖立,要微笑着歌唱,正确地用气,积极的表情。 ③老师弹琴,学生起立演唱歌词。 (3)学生完整的演唱 老师评价:这是一首3/8拍的船歌,所以我们演唱时要感受到小船好像在摇晃,感受到波浪起伏的感觉,第一段相对来说比较柔和抒情,力度稍微弱一点,第二段是船夫在揽生意,演唱的时候要非常的热情,力度要强一些。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 三、拓展赏析 欣赏帕瓦罗蒂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视频。 老师设置问题:男高音的音色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如何?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男高音的音色具有穿透力,高亢、嘹亮。演唱时要具有热情、赞美的表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

考题 红宝石英文名字为();IDEntifiEr中文为().正确答案:ruby;鉴定人

考题 录入个人客户户名时,()除相连的生僻字及少数民族姓名外应连续录入,不加任何分隔符。A、中文名字B、英文名字C、日文名字D、韩文名字正确答案:A

考题 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二、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②联想、想象。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三、课程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五、活动过程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②分小组交流: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⑦全班交流。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六、活动小结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七、学生习作(略)

考题 问答题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二、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②联想、想象。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三、课程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五、活动过程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②分小组交流: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⑦全班交流。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六、活动小结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七、学生习作(略)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桑塔露琪亚》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积极参与欣赏、演唱《桑塔露琪亚》,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并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了解男高音的音色。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桑塔露琪亚海滩图。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地方非常的美丽和浪漫,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海滩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有两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其中一个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称为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如果你在桑塔露其亚海滩上漫步,可以想象一下应该是多么的轻松、浪漫柔和的心境。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海滩的闻名于世是因为这首《桑塔露琪亚》,大家体会到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那不勒斯美丽而充满梦幻的夏夜,3/8拍带给我们的感觉犹如微风吹拂海面,微波在轻轻荡漾,描绘了人们在海面荡舟的动作节律,大家打闹嬉笑,非常的热情开放。 2.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乐曲的结构是怎么划分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乐曲共分为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由于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起伏呈现4个“大山谷”形态,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而最后2句中的短连线与小附点,又将荡漾的海水和自豪的心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了意大利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船歌 这种三拍子的,给人以摇晃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船歌这种体裁的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出示贡都拉图片并说明。(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均都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的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这种音乐体裁) 4.发声练习 (1)教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2)口中像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3)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4)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5)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旋律略)。 5.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引导:一二句注意乐谱中渐强、渐弱、重音、弱等音乐符号。大家边唱乐谱边画旋律线,感受连贯、舒展旋律线条。第三句的音准,可以用手势和波浪图示训练。第四句“浪尖”前面弱后面出现重音。 ②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乐谱。 ③女声唱歌谱男声唱lu,然后交换,男声唱歌谱女声唱lu,要能够听到对方声部的声音。 (2)学唱第二段 ①老师范唱第二段。 老师设置问题:比较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段音域扩大,音高比前一个音高出五度,力度加强,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 ②老师弹奏乐谱,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怎样才能唱高音?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口腔竖立,要微笑着歌唱,正确地用气,积极的表情。 ③老师弹琴,学生起立演唱歌词。 (3)学生完整的演唱 老师评价:这是一首3/8拍的船歌,所以我们演唱时要感受到小船好像在摇晃,感受到波浪起伏的感觉,第一段相对来说比较柔和抒情,力度稍微弱一点,第二段是船夫在揽生意,演唱的时候要非常的热情,力度要强一些。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 三、拓展赏析 欣赏帕瓦罗蒂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视频。 老师设置问题:男高音的音色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如何?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男高音的音色具有穿透力,高亢、嘹亮。演唱时要具有热情、赞美的表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内容:学唱《可爱的家》? 要求:.? (1)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2)针对重点与难点写出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25分) 可爱的家答案:解析: 《可爱的家》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2.教学难点:弱起小节。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组家庭视频(歌曲为《让爱住我家》,画面为家庭图片),邀请会唱的同学跟着轻轻唱一唱。设问:照片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们都在笑?听了背景音乐,你们又想到了什么?(板书:可爱的家)设问:家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用一个词语表述。讨论;那些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可爱的家》。(二)新课教授1.欣赏完整歌曲(合唱版本)并简单介绍这首歌。设问: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3.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来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设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应该以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4.学习歌曲的旋律,用单手打击节奏,学生轻声随琴跟唱。男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主动引导学生找出弱起小节并加以讲解。5.分析歌曲结构,加入歌词,采用男生、女生合唱形式演唱歌曲。(1)请学生们画出这首歌的结构,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歌曲结构,教师加以启发指导。(3)首先女生演唱高声部歌曲,其次男生演唱低声部歌曲,最后男女生合唱,教师进行指导。6.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老师用钢琴伴奏)注意歌曲的基本情绪,有感情地演唱,完整合唱歌曲。(三)巩固与提高1.请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并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四)小结与作业 这首歌的歌词带给我们的是家的幸福和温馨,说到家,说到家中的父母,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在学校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我们应该彼此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珍惜这份家庭的缘分,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考题 单选题录入个人客户户名时,()除相连的生僻字及少数民族姓名外应连续录入,不加任何分隔符。A中文名字B英文名字C日文名字D韩文名字正确答案: A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桑塔露琪亚》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正确答案: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积极参与欣赏、演唱《桑塔露琪亚》,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并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了解男高音的音色。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桑塔露琪亚海滩图。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地方非常的美丽和浪漫,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海滩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有两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其中一个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称为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如果你在桑塔露其亚海滩上漫步,可以想象一下应该是多么的轻松、浪漫柔和的心境。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这个海滩的闻名于世是因为这首《桑塔露琪亚》,大家体会到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那不勒斯美丽而充满梦幻的夏夜,3/8拍带给我们的感觉犹如微风吹拂海面,微波在轻轻荡漾,描绘了人们在海面荡舟的动作节律,大家打闹嬉笑,非常的热情开放。 2.再次欣赏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乐曲的结构是怎么划分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乐曲共分为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由于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起伏呈现4个“大山谷”形态,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而最后2句中的短连线与小附点,又将荡漾的海水和自豪的心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了意大利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船歌 这种三拍子的,给人以摇晃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船歌这种体裁的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出示贡都拉图片并说明。(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均都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的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这种音乐体裁) 4.发声练习 (1)教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2)口中像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3)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4)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5)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旋律略)。 5.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引导:一二句注意乐谱中渐强、渐弱、重音、弱等音乐符号。大家边唱乐谱边画旋律线,感受连贯、舒展旋律线条。第三句的音准,可以用手势和波浪图示训练。第四句“浪尖”前面弱后面出现重音。 ②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乐谱。 ③女声唱歌谱男声唱lu,然后交换,男声唱歌谱女声唱lu,要能够听到对方声部的声音。 (2)学唱第二段 ①老师范唱第二段。 老师设置问题:比较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段音域扩大,音高比前一个音高出五度,力度加强,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 ②老师弹奏乐谱,学生学唱乐谱。 老师设置问题:怎样才能唱高音?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口腔竖立,要微笑着歌唱,正确地用气,积极的表情。 ③老师弹琴,学生起立演唱歌词。 (3)学生完整的演唱 老师评价:这是一首3/8拍的船歌,所以我们演唱时要感受到小船好像在摇晃,感受到波浪起伏的感觉,第一段相对来说比较柔和抒情,力度稍微弱一点,第二段是船夫在揽生意,演唱的时候要非常的热情,力度要强一些。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 三、拓展赏析 欣赏帕瓦罗蒂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视频。 老师设置问题:男高音的音色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如何?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男高音的音色具有穿透力,高亢、嘹亮。演唱时要具有热情、赞美的表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